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024-08-26 16:53:04)

论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民族与阶级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对重要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时必须注意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民族作为一个较大的人类群体大都是由不同阶级构成的,其中有的阶级处于统治地位,而另外的阶级则处于被统治地位。因而民族与阶级的关系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民族利益既包含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包含着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构成民族利益共同体。在民族利益受到侵害时,既会伤害统治阶级利益,也会伤害被统治阶级利益,因而反抗外部侵略的民族战争会得到民族内各个阶级的共同支持,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两次统一战线正是以民族矛盾的第一存在为基础的。近年在台湾问题上形成的“九二共识”也是国共两党以对共同民族利益的认知为前提的。

然而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也并不总是一致。一般而言统治阶级的地位的存亡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存亡,在人类历史上,各个民族的灭亡通常都是从其统治者地位的被推翻开始的,东西方都是如此。但统治阶级的垮台却与民族灭亡又非一回事。因为统治阶级败亡了,但该民族的主体——被统治阶级依然存在着,该民族的特征依然在广大被统治阶级中保持着。并且该民族的解放、独立和发展也要靠广大被统治阶级去争取。例如,近代诸多殖民地的原统治者垮台了,但这些殖民地的民族主体---广大被统治的阶级依然保持着民族的存在,并且成为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决定性力量。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发展也是如此:清朝统治阶级垮台了,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广大被统治阶级依然存在,并且正是靠了这些阶级的奋斗使得中华民族得以获得独立和解放,为民族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一项伟大的时代使命。然而要实现这一伟大时代使命,也必须要靠广大劳动阶级主体的奋斗才能完成。而要充分调动广大劳动阶级主体为民族复兴而战的积极性,就必须要进一步通过革命和改革措施全面革除其所受到的各种身心束缚,尤其是各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束缚,历史表明,没有劳动阶级的解放,不可能有民族的复兴,劳动阶级解放到什么程度,民族复兴也就会达到什么程度。而一切剥削阶级机器势力是不会关心民族复兴之事的。因而,中国共产党只有采取一切措施全面解放广大劳动阶级:政治上使其获得全过程人民民主,经济上使其摆脱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束缚,精神上使其冲破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牢笼,才能充分调动起其为民族复兴而战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