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7月16日

(2024-07-16 17:10:12)

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

目前在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是非科学的,因为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三大要求:定量化、可重复性、可证。对此谈点看法。

一、关于中医的定量化问题。其实关于中医有没有量化特征这个问题是不用回答的,因为任何一副中药方都有固定量的药品,每味药品也都有明确的用药量规定,必须遵循,否则达不到治病的目的,故中医的量化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对于同一个患者,不同的中医大夫开的药方又不一样,不仅药品会不同,每味药的用药量也有差别。于是乎否定中医科学性的研究者们就感到束手无策了,并用“无法量化研究”来责难中医药。其实他们所的中医药量化是指对同一种疾患应有固定的药品和药量这样医生看起病来照方开药就行了,可以省很多事。然而中医认为,疾病的种类是无限多样化的,因而药方的药品种类和药量也应该不同,这样治起病来才有针对性,并达到治愈目的。如果强行用一种药方来治疗不同的疾患,那不仅达不到目的,甚至会造成事故。故中医治病,以不变应万变是不行的。此外,由于中医大夫知识水平和治病风格的不同,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所用的药品数量以及每一味药的用药量也会不同,这就更难以在用药的定量化方面形成完全一致性。当然,中医药本身也并非只有量的多样性而无统一性,基本的统一性还是有的,否则一些中成药的“丸、散、膏、丹”也无法制造出来,一些经典验方也流传不下去。由此可见,某些研究者对中医药无法量化研究的责难,完全是由于其不了解中医治病过程用药量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决定的,他们只习惯于西医治病的一病一方的固定量化传统,而在复杂的中医用药量化特征面前,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发出中医无法量化研究的悲鸣。

二、关于中医的不可重复性问题。这一问题也是不需要回答的。中医在诞生的几千年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著作,诸如《黄帝内径》《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这些经典著作中的治病方法长期被中医部门和中医先生们复制、使用、治愈了无数众生的疾病,极大解除了人民痛楚。如果中医药不具有可重复性,则这一切岂不都成了无法理解之事。其实,所谓中医不具有可重复性之说完全是非难中医药者们对中医药历史缺乏了解以及对科学的可重复性的片面理解所致。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是在广阔的医疗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而不只是在理想实验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不了解这一点,不可能得出有关中医药可重复性的正确结论。随着人类交往的发展,中医药的可重复性正在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知和采用,中医药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大贡献。

三、关于中医药的可证伪性问题。中医药当然是可以证伪的,但是这种证伪是在治疗实践中完成的,不只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如果一种中医诊断不符合患者实际,据此开的药方也治不好患者的病,甚至会加重病情,那当然就是伪中医药了,相反,如果中医诊断和根据诊断开出药方治好了患者的疾病,那就不是证伪而是证实了,即证实中医大夫的诊治是科学正确的了。如果有哪一个非议中医者不相信这一点,那么请他违背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规定,亲自尝试一下违规服药的结果试试就会知道的。实际上,几千年的中医发展史都证明了中医是伟大的医学科学,是一种高度 复杂性和有效性的医学科学。对于中医药学进行现代科学论证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论证要符合中医药学的特点,不能机械地搬用西医学的论证方法来对待中医药学,否则会得出荒谬的结论,影响中医药学功能的发挥,也无法弥补西医学的不足。中医药学是世界科学百花园中国的一朵鲜艳的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