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思政课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2024-06-22 16:01:03)

学校思政课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

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新时代各类学校思政课的任务有诸多内容,但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其他任务都要以此为基础展开,理由有二:一是由我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是全体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没有公有制和全体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而公有制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是需要全体人民来维护并为之服务的,只有如此,社会主义制度才有保障。因此,国家必须始终注意对青少年做好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教育和培养,要使全体青少年认识到,在我们国家,只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而奋斗,个人才有广阔前途和出路,而为个人成名成家而奋斗,虽然也有前途和出路,但是这种前途和出路是渺小和狭窄的如果与国家和人民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还会受到制约。因而对于每个人而言,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奋斗都应是第一位的,而只为自我奋斗则是第二位的每个人都应树立好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其二是由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我国目前社会存在较为普遍的贪污腐败现象,这些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大都是与相关主体未树立正确人生观所致。在这些腐败分子看来,“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不图利不早起”。于是一旦有了个人权力和机会,便大肆敛财、敛物和敛色,极尽腐化堕落之能事,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当然,在这些贪污腐败分子中,也有人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即他们也知道应该守法奉公,为人民服务,但他们终于不能控制自己的私欲而放弃原有人生观,实际上他们的原有“为人民服务”人生观并没有在心中扎根,更没有变成实践,而只是一时停在思想表面而已。由此可见,人生观教育应重在深入受教育者内心,并要落实在实践中才行。为人民服务人生观教育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人生观教育与理想教育的关系。“为人民服务”人生观教育与个人理想教育并不矛盾。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为人民服务只是人生的一般性目标,但这一目标是通过具体目标来实现的。例如当科学家可以为人民服务,当作家也可以为人民服务,当教师、做警察、开飞机、驾轮船、探太空、搞外交、练武术等等都可以为人民服务,总之为人民服务具有无限性。因而,我们在教育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时,不应抽象化,公式化,而应具体化,多样化,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内容和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引导、激励,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其与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密切结合起来,这也是对“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较好达到教育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目的。

二是处理好目标与途径的关系。人生观不仅包括人生目标的内容,还包括实现人生目标途经的要素。以往在进行人生观教育时强调目标性内容较多,而讲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较少,以至于内容显得干瘪无力。其实,人生目标是需要艰苦、科学的奋斗途径才能实现的。马克思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而马克思正是一个在科学之路上“不畏劳苦地攀登”的伟人。遇阻则退的人是永远也实现不了人生目标的。当然,在追求理想目标之路上也不能只靠艰苦奋斗,还要靠科学方法的指引,特别是要靠唯物辩证法的指引,要努力在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总之,要教育学生把正确的人生目标与科学的人生之路结合起来,指出只考虑目标而不顾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只是空想人生观而已;而只是低头奋斗而不关注人生目标则又会陷入碌碌无为之地。只有兼顾人生目标与实现途经的教育才是完整的人生观教育。

三是对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人生观教育时要注意系统层次性。人生观教育是一个由多个阶段构成的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其中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大学是定型期。不同时期的人生观教育应是不同的。小学主要是进行形象化教育,即通过古今中外典型人物的事迹吸引和感化学生(如岳母刺字、伟人成长故事等),在其幼小心灵中播下为人民服务的种子,中学则要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学主要是进行理论教育,这里所谓理论教育并不是论证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必要性等内容,而是要联系实际讲清各个领域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关系,吸引各个专业学生的关注,把学习和研究引导到解决这些现实和长远问题中来,以便毕业后更好为社会服务。这样分层次进行人生观教育,将有利于增强其整体性,收到教好效果。

四是要把“为人民服务”人生观教育与世界观教育、价值观育、法治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现实政治教育等结合起来。学生思政课教育是由各部分内容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系统,其中每一部分都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成长起着特定作用,因而不应用人生观教育取代其他思政教育,要尊重其他思政课教育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否则,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会陷入说教,引发学生反感。另一方面,思政课其他教育内容也不能完全孤立进行,要围绕人生观教育展开,为人生观教育服务。例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要有利于为其提供坚实理论基础,使学生明确树立为人民服务世界观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利于为其提供现实社会支撑,使学生明确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必要性;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则应有利于为其提供深厚的历史土壤,增强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样板性;法治道德教育要有利于增强人生观教育的具体性,使学生知道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应该怎样做;现实政治教育则有利于为其提供目标性和动力性,指引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做出大贡献。

总之,各类学校中的思政课教育内容和任务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根本上还是要搞好人生观教育,至于思政课教育的核心——为党的政治方针服务则应在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如此,才能收到长期稳定的效果。当然,学生“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确立绝不是仅靠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就能彻底解决的,学生毕业后的实践教育更为重要,但学校中的“为人民服务”人生观教育却可以给学生播下种子,供学生在毕业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