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4-02-29 20:18:43)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是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而生产力发展是基本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物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核心的劳动资料,以及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对象三大部分,新质生产力也必将在这三方面表现出来。
新质生产力首先表现为高素质劳动者的生成。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没有高素质劳动者的新质生产力是不可思议的。所谓高素质的劳动者主要是指具有中高级技术水平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可以掌握并操控新型机器(例如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自动机等)从事生产活动,生产出质高量大的物质产品供社会之需。高素质劳动者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我们应大力发展中、高等技术教育事业,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集中表现为以现代生产工具为核心的劳动资料的综合。马克思说:“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第204页)而生产工具则是劳动资料的核心内容。不同质的生产力主要以不同生产工具为标志:石制工具代表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金属工具代表了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机械化和电气化则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前后期的生产力,智能机则代表了现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伴随智能机的普遍使用,相关的劳动资料系统也会随之更新,因而成为构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
新质生产力还表现在劳动对象的更新上。劳动对象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原始自然对象,如水利资源、地下矿藏、太阳能和风能等。二是经过加工改造过的对象,例如耕种过的农田、冶炼出来的金属、小麦粉以及木材等。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中,这两个层次都应重视,如海底可燃冰的开发属于原始劳动对象,智能机的制造则属于第二层次劳动对象。但就总的发展趋势而言,我国应把发展第二层次的劳动对象作为主攻方向。
总之,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客观物质系统。其中,高素质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能动性要素,以劳动工具为核心的劳动资料则是核心要素,而新劳动对象则是基础条件要素,科学技术要素则渗透在这三大物质要素之中。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当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只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经济高质量发展还依赖于生产关系的改革,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各领域变革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