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文化与文明
(2023-11-17 16:46:24)再论文化与文明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文明问题的文章和发言,觉得这些文章和发言中对文明的内容和意义谈的多,但对文明的本质和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涉及极少,因而理论意味稀薄,难以使人知其所以。笔者曾发博文认为文明与文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主体性而言,文明则是指人类活动的价值性所在;文化是指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文明则是指人类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这里进一步认为,文化是人类主体活动本身,而文明乃是人类活动的价值成果。
所谓人类活动的价值成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积极价值成果,即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成果,如水利工程的修建、文字的发明等。二是指消极价值依存,如古代皇帝肉林酒池的生活方式和残酷的殉葬制度等。通常所谓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价值成果,而消极价值成果则为野蛮。
文明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物质文明,二是制度文明,三是精神文明,四是生态文明。其中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因而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它包含着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要素,这些文明要素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具有一定结构关系,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制度文明是核心,精神文明是形式,生态文明是整体;文明作为系统,与自然界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关系,并发挥着决定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的功能。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具有多样性。首先是因果关系,没有人类文化活动,就不会有其结果即文明,文化活动越广泛,越深刻,文明成果也越丰富、越灿烂;文明也反过来影响人类文化活动:它可以指导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活动的发展,文明程度越高,文化发展也越健康和有序,离开文明指导的文化活动是野蛮活动,其成果也是野蛮。其次是整体与部分关系。文化是整体,文明则是部分。作为人类活动总和的文化,当然包括积极成果即文明在内,此外也包括消极成果即野蛮在内。既然文化是整体,文明是部分,文化也就必然制约文明,一方面文化创造文明,支持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的命运也决定着文明的命运。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包含着中华文明建设在内的。诸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平发展道路等都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内容。此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文化活动,更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求。总之,搞清文明的本质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