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化文化文明
(2023-09-22 14:26:16)人化 文化 文明
人化、文化、文明是三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范畴。搞清三者的关系有利于认识中华文化发展史,进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证实了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实际上就已从历史发展上把三者关系说清了,这里再从逻辑上做一点梳理。
首先说什么是人化。所谓人化就是指人的活动给世界造成的变化。例如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使荒地变成了良田,人的革命活动使一个王朝垮台,科学家通过实验提出了一种新理论,艺术家通过表演实践创造的艺术形式等等,都是人化的内容。人化的基础是实践,主要有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三大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和扩展,但永远不会完结。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称为“自然化”,但就目前的地球表面而言,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预的纯自然化已经是“微乎其微”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今天的地球自然界称为“人化”自然界。从人化的上述含义中不难看出,人化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同时又是人类生存本身。没有人化过程,就没有人的一切。
其次说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借助文字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成果的总合。自从有了文字以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油量加速度发展,便打上了文字印记,故在形式上可以说,文化即文字化,但文化并没有改变人化的本质。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象形文字为标志(如古埃及文字、甲骨文等)的文化阶段,二是以符号文字(汉字是一种符号系统)为标志的文化阶段,三是以数字为标志的文化阶段(目前在这一阶段刚刚开始)。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中,文化展示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并可划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类型。人类目前主要处于文化发展阶段,各个民族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区别上,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
再次说什么是文明。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精华内容,其本质是对文化发展的进步内容所做的一种概括性评价。恩格斯曾把阶级社会称为文明时代,因为阶级社会比蒙昧社会和野蛮社会更为进步,当然阶级社会也是不断进步的,因而社会文明也会随之更替,如由奴隶社会文明到封建社会文明再到资本主义文明以致社会主义文明等;此外,人们还通常把符合道德要求的个体行为称为文明行为,而把违反道德要求的行为成为不文明行为甚至野蛮行为。与文化的类型相对应,文明也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分,物质文明指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则指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