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无国界”一语的几点思考
(2023-06-17 15:29:05)对“科学无国界”一语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国外科学家说过的“科学无国界”一语常受到人们关注,并形成不同意见。特别是当某些尖端领域出现国内科研机构与国外科研机构联合研究某一问题情况时,更是引发一些人的激烈反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我以为对此应当把握三个方面:
一、国外自然科学家所说“科学无国界”一语是就科学本身的客观性和普适性而言的,无论哪一国家的科学家都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其科学研究成果也可以为任何国家所用。此外并无它意。但实际上,科学研究过程及其成果应用是受着具体社会条件制约的。由于不同国家的具体社会条件不同,国家主体的具体需要不同,因而科学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应用必然会受到影响而不同。例如美国的高科技研究及其成果(如“超算机”和芯片等)从不对中国开放,我国有些高科技研究及其成果(如5G技术、东风导弹技术等)同样如此。一些人总喜欢讲“科学无国界”一语,这在理论上是把一般与个别混为一谈了,歪曲了讲这句话的国外自然科学家的本意,在实践上则可能有个人利益考虑在内,从而使之成为了其忽视国家利益等不当行为的辩护词。
二、“科学无国界”与国家之间正常的科技交流不是一回事。国家之间总是要有交往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等等,其目的是相互取长补短,加强友谊,求得共同进步。科学技术交流也是国家之间交往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一交往是有界限的,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科技内容不能交往,否则会危害国家利益,给本国人民造成损失。这与“科学无国界”一语的含义无关,故不能以“科学无国界”为名,把国家核心机密作为交流内容,否则就成为泄密行为,甚至是背叛国家行为。
三、“科学无国界”近年之所以受到一些人青睐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关。“经济全球化”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一个主张,其真实目的是要利用自己的经济霸权优势“薅世界羊毛”,即通过本国商品、资本、科技的全球化过程来剥削世界,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成功。由于这一主张反映了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这一趋势发展自己,因而其理念被广泛接受。科学技术属于经济范畴,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趋势必然把科学技术也卷进来,否则经济全球化就会受到影响。于是“科学无国界”也就顺应这种趋势而成为一些人的时髦用语了,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并不要求科学技术的全部内容都在不同国家间无保留地交流,而只是有选择地交流。
总之,“科学无国界”这个被近代科学家提出来的论断本来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简单认定,并没有什么如今人所理解的特殊价值含义。我们今天在进行科技领域国际交流时没有必要将其作为理论指导,却应反对一些人将其作为无视国家利益要求的所谓科研行为借口。而如果有人硬是喜欢这一说法的话,那就应该提醒他们注意全面把握其内容,因为国外科学先贤在说了“科学无国界”之后,后面还有一句紧密关联的话:“科学家是有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