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面理解科学家精神

(2023-06-02 13:45:16)

全面理解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由于科学研究过程是在人与国家、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人与文、人与思的关系中进行的,因而科学家精神也必然表现为做人、做事、做物、做文、做思的精神。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容是:

1、忠于祖国和人民、团结协作的做人精神。科学家做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是有目的的,这就是服务于祖国的发展壮大,服务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这是科学家精神的首要内容。对于我国科学家而言,则表现为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忠于中国人民的精神。违背上述要求,打着“科学无国界”的旗号服务于外国的行为就是不符合中国科学家精神要求的。其二是相互支持与协作的精神。科学研究是十分艰巨的工作,只靠一己之力有时难以获得成功,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达到目的,而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就必须与组成团队的人相互支持、搞好协作,相互掣肘是不行的。此外,做人精神还包括谦逊精神,奉献精神,等等。做人精神是做科学家精神的本质与核心。

2、“求实”、严谨、刻苦的做事精神。科学家做事的内容主要就是搞科学研究。科学研究需要“求实”,“求”就是探求,“实”就是客观规律,没有“求实”精神搞不了科学研究,弄虚作假是科学研究的大敌。所谓严谨就是要注意细节,善于捕捉灵感和机遇,同时对于不掌握的东西不随意发表意见。科学研究是由诸多细节构成的,粗枝大叶作风会漏掉对象的关键环节,难以发现规律;科学研究也是需要灵感和机遇的,灵感是建立在长久思考之上的 “顿悟”现象,可以使人瞬间把握事物关键;机遇是随机出现的外部有利条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故也必须及时抓住;此外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要敢于说“不知道”,以免误人子弟。科学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只有敢于吃苦、不惧失败、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可能成功,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为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历史上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无不与科学家求实、严谨、吃苦精神有关。

3、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做物精神。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多是注重认识世界的理论家,现代科学家也包括改造世界的技术家,技术家的主要使命是创造新的物质形态。技术家创造新物质形态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是最核心的做物精神。此外,技术家做物还包括保证其经久耐用、安全可靠、物美价廉、适于操控等要求,粗制滥造、勉强凑合、偷工减料是做物精神的大敌。

4、说理透彻、言简意赅的做文精神。科学家取得研究成果后,要把成果用文章形式发表出来,供学界审查、把握和应用。而发表论文必须坚持“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言简意赅”等原则。如果文章逻辑混乱、说理不清、证据不全、语言含混,那是不符合科学论文成果要求的,也不会被科学界所承认,故作为一个科学家必须掌握好做文功夫。历史上的大科学家都是十分善于用精雕细刻的语言来发表自己成果的。马克思在谈到他反复修改过的《资本论》时曾说:给工人提供不是最好的东西,那就是犯罪!

5、守正创新、敢于斗争的做思精神。科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创新理论和思想。但要创新理论和思想,必须在前人研究的思想基础上进行,即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巨人看的更远一些,故科学家在创新理论和思想时必须善于守正,但守正只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没有创新思想的科学家不是真正的科学家。这里所谓创新就是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和思想,牛顿经典力学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创新。科学研究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过程,既有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也有思想领域的矛盾,要解决矛盾,就需要有斗争精神,只有敢于和善于同各种困难以及错误思想进行斗争,才能不断把科学研究推向前进,创造出可以指导人类实践的各种思想。

总之,科学家精神不是由单一要素构成的,而是由做人、做事、做物、做文、做思等方面精神构成的总体,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人类精神的重要典型。只有全面把握和学习科学家精神,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好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