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理与管理
(2023-04-23 20:23:59)浅谈治理与管理
治理与管理是人们在社会常态发展时期改造社会关系的两个重要手段,它们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搞清二者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与管理的区别是:治理是领导者设定理念改造社会关系的过程,管理则是被领导者贯彻落实领导者治理理念的过程。治理是一个有着特定目标的完整过程,管理只是治理的手段;管理也有目标和手段,但这是服从于治理的低层次目标和手段。治理要靠政策,无政策无法治理;管理则要靠规则或措施,无规则无法管理。治理过程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终极目标实现前,治理过程不变,管理作为实现治理目标的手段,方式可以改变或更换。治理的重心是理念的确定和执行,管理的重心是方法的选择和调整。治理的功能是保持系统整体性,管理的功能则是保证整体效率性。
治理与管理的关系:治理贯穿于整个过程,管理(方式)则适用于局部,因而二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治理主要是内容的治理,治理方针具有稳定性,管理则是治理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因而二者之间又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治理离不开管理,要靠管理来体现治理,因而无管理则无治理;管理离不开治理方针的指导,并要服从治理目标,否则会失去行为动力,故二者之间又有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总之,治理与管理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是一个统一的向着目标前进的系统运动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强调治理与管理的统一,重在治理的方针。党中央主要是国家治理方针的制定者,政府部门则主要是国家事务的管理者。政府对国家事务的管理要服从党的治国方针要求。在具体事务上,党委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联合办公,纪律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委联署协作,都体现着治理与管理的统一,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治理和管理工作效率。此外如“从严治党”也是包含着“管党”方面内容的,管党要为治党服务。在国际事物方面,联合国也体现着治理与管理的统一:五个常任理事国主要是全球治理理念的制定者和推行者,而联合国秘书长及其各分支机构则是执行和管理部门。我国对联合国的贡献主要是支持或提出先进的全球治理理念(如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针以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并采取实际措施(如捐款、提供维和人员等)支持联合国各项任务的实施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