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思政课教育应以中国文化传承人培养为目标
(2023-01-30 15:50:10)我国高校思政课教育应以
中国文化传承人培养为目标
第一,主体行为是受文化传统支配的。文化传统包括思想传统、价值观传统、行为传统等内容。主体遵循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会做出什么样的社会行为。因而设法用文化传统来教育人,使其养成按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来思维和行事的习惯,乃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传承下去的根本方法。
第二,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社会都是靠文化传承来延续的,我国封建社会之所以延续两千年之久,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历代皇帝都自觉按文化传统思维和行事,所谓“百代皆行秦政法”就是这方面的例证。美国开国后的总统换了一代又一代,但其特色民主制却延续至今,也是靠政治文化传承来实现的。文化传承对社会延续之所以如此有效,主要因为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虽然无形,但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强大的支配力。
第三,文化传统包括思想传统,价值观传统,行为传统等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思想传统,这是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是不知不觉发生作用的力量,是深入人的内心的力量,因而必须加以充分重视。我国的文化传统包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革命文化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三大内容,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先进思想传统。我们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传统教育人,感化人,引导人,驱动人,使人特别是青年人养成强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习惯,价值观习惯、行为习惯。这一文化传统一旦养成,就会使他们将来在独立处理问题时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一传统要求行事,从而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延续下去,保证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永立不倒,不被其他文化所同化。
我国高校思政课在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传承的要求方面已经探索了七十多年,但成效却值得反思,主要原因是对学生过于重视政治理论教育而忽视文化传统培养了,对此应该加以适当纠正:把培养接班人的政治理论教育系统改成培养文化传统传承人的教育系统,使人养成按传统思考和行事的习惯。倘如此,则我国社会主义大业必将千秋万代永远传传下去,成为人类文明的坚强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