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意考古的系统性

(2022-06-18 20:56:24)

注意考古的系统性

不久前,看了一次央视制作的“三星堆考古”节目。看完后,深为考古发掘之不易而感动,更为古蜀文明之光辉灿烂而激动。通过编辑者解说,知道了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之紧密联系,抛弃了古蜀文明与外部文明联系的误想,可谓收获满满。然而,我也发现,目前的考古发掘还停留在要素发掘阶段,重点在于清理发掘物件,恢复其完整形态,以供人们欣赏和思考其制作工艺水平。然而,我却想到了另一方面问题:三星堆的祭祀器物整体空间结构是什么?是本来有序摆放而后来因自然原因导致混乱堆积的,还是由人为原因(如暴乱等)导致混乱堆积的?各个发掘坑的内部原始结构是什么样子?三星堆多个发掘坑之间的空间结构又怎么样?三星堆地区的古地形、地貌是什么?如此等等。我觉得,这些内容也应该是考古发掘的对象,如果把这些内容搞清楚,再与器物要素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到对古代三星堆地区文明的系统性认识,并进而得出其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中地位的认识。如果只是满足于对单个要素的发掘,则只能得出对古三星堆地区的器物生产工艺水平的认识,而无法获得对其文明水平的了解。

由此可见,我们的考古不能停留在器物要素考古层次,还应上升到系统考古层次,特别要注意考古对象的宏观结构特征;另外也不能只限于文化考古,还要上升到文明考古,挤兑社会规范和制度层面的考古。当然,提出这样的要求会极大增加考古工作的难度和费用,但这对于增强考古工作的政治和文化教育意义而言,无疑是值得的。在这方面,我国前些年成功整体发掘的“南海一号”沉船应该成为典型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