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昂松的短篇小说《父亲》

标签:
情感文化 |
分类: ·外国短篇小说 |
父 亲
【挪威】比约恩斯彻纳·比昂松/闻春国译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他所在堂区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人,名叫托德·奥弗罗斯,高高的个子,为人诚恳。一天,托德走进牧师的书房。
“给孩子取名字了吗?”
“芬恩——用的是我父亲的名字。”
“那么,他的教父教母是谁呢?”
托德提到了几个人,都是他在这个堂区的亲戚,一些品行尤为端正的人。
托德犹豫了一下。
“我很想让他单独一个人接受洗礼。”他最后说道。
“这么说,那就在周一到周六选一天吧?”
“下周六,中午十二点。”
“还有别的事吗?”牧师问。
“没了。”托德把帽子转过来转过去,好像准备离开了。
这时,牧师站了起来。“不过,我还有一句话。”牧师说着,走向托德,拉起他的手,严肃地看着他的眼睛,“上帝保佑这个孩子带给你幸福!”
十六年后的一天,托德又一次走进牧师的书房。
“托德,你真是一点儿不显老啊。”牧师惊讶地说道,他发现托德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化。
“因为我没什么愁事啊。”托德答道。
听了这话,牧师什么也没说,但过了一会儿便问道:“今晚光临有什么事吗?”
“今晚我是为儿子的事来的,明天要给他施坚信礼了。”
“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我想知道明天他在教堂是排在第几号受礼,知道了我才给牧师付钱。”
“他将排在一号。”
“知道了。这是给施礼牧师的十元钱。”
“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牧师两眼直视托德问道。
“没有了。”
托德走了出去。
一晃八年又过去了。一天,牧师的书房外传来一阵嘈杂声,是有很多人走过来,领头的是托德,他第一个走进书房。
牧师抬起头,认出了他。
“托德,今晚有这么多人陪你来啊。”牧师说。
“我今天来是请求教会为我儿子发布结婚公告,他就要迎娶古德蒙德的女儿卡伦·斯托丽汀了。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古德蒙德先生。”
“唷,她可是这个堂区最富有的女孩啊。”
“大家都那么说。”托德答道,一只手将头发往后捋了捋。
“我只收一元。”牧师说道。
“这我很清楚,可他是我唯一的孩子,我要办得风风光光的。”
牧师把钱悉数收下了。
“托德,这是你第三次为你的儿子来教堂了。”
“不过,我就要解脱了。”托德说。他收起钱夹,和牧师道别后离开了。
那些人慢慢跟在他的后面。
两个星期后的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为了安排婚礼的事,父子俩划着船横穿湖面,朝斯托丽汀家驶去。
恰在此时,他脚下的船板一滑,他张开双臂,一声尖叫,从船上跌入水中。
“抓住船桨!”父亲急忙喊道,跳起来伸出船桨。
但儿子试了几次后,身子渐渐发僵。
“挺住!”父亲大声喊叫,向儿子奋力划去。只见儿子翻身仰躺,朝父亲长长地望了一眼,随即沉了下去。
托德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紧紧抓着船舷,两眼死死盯着儿子下沉的地方,似乎肯定儿子会再次浮出水面。水中冒出一些气泡,接着又是一些,最后是一个大气泡,气泡破碎了,湖面又像镜子一样平静,泛着光亮。
人们看到,这位父亲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划着船在那个地方转来转去,他在湖上搜寻儿子的尸体。第三天早晨,尸体找到了。他抱着儿子的尸体翻山越岭,回到自己的园子。
那天之后又过了大约一年,一个秋日的深夜,牧师听到门外走廊上有人在小心翼翼地摸索着门闩。他打开门,走进一个又高又瘦的男子,有点驼背,满头白发。牧师端详了很久,终于认出了他,原来是托德。
“哦,是啊,现在已经很晚了。”托德说着,找了个地方坐下。
牧师也坐了下来,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很长一段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最后,托德打破了沉默:“我想把我的财产捐给穷人,以我儿子的名义,作为他的遗赠捐出去。”
他站了起来,将一些钱放在桌子上,重又坐了下来。牧师数了数。
“这可是很大一笔钱。”牧师说。
“这是我家园子一半的价钱。我今天把它卖了。”
牧师坐在那里,沉思良久。最后,他温和地问道:“托德,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吗?”
“做些更有益的事。”
他们坐了一会儿,托德低垂着双眼,而牧师两眼盯着托德。过了不久,牧师缓缓地轻声说道:“我想,你的儿子终于给你带来了真正的幸福。”
“是的,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托德说着,抬起头,两颗豆大的泪珠顺着面颊慢慢滚落下来。
注:原载于《百花园》杂志,《青年文摘》、《读者》、《英语世界》转载,并选入《中外经典微型小说大系·亲情篇》、《小小说·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