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性别差异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2011-10-09 17:59:32)
标签:
性别差异中小学生学业成绩因素分析教育 |
分类: 教育评价 |
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通常表现为学校之间的差异和校内学生之间的差异,考察校内学生之间差异对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影响程度,即学生之间差异的解释率[1],对于研究分析学生层面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温州学生之间差异的解释率(见表1),八年级略大于三年级,这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化的程度提高,学生个体对自身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将会逐步变大。从性别、生活习惯、课业情况、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对学校环境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家庭背景8个学生层面因素,总体上考察这8个个体因素对学生之间差异解释率的影响程度,即学生解释率[2],八年级也高于三年级。以语文学科为例,三年级学生解释率22%,八年级学生解释率为32%。这一定程度上表明,这8个学生层面因素总体上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初中生也要大于小学生。
进一步分别考察8个学生层面因素对学生解释率的影响程度[3],还可以发现三个结论:
一是因素之间比较,学生生活习惯对各学科学业成绩影响最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各学科学业成绩影响相对较小。这一定程度上表明,生活习惯作为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倾向,远大于其他学生层面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学生在校学习就是在体验社会化的生活,也是经验的积累与改造,学生的学习并不简单地表现为方法的掌握与技能的习得,所以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叶圣陶则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二是学段之间比较,影响三年级学业成绩的因素依次是生活习惯,对学校环境的评价,课业情况,家庭环境和学习心理;而影响八年级学业成绩的因素依次是生活习惯,课业情况,性别和学习心理。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年龄越小对学校、家庭等环境的情感依赖更为强烈,也越容易受等外在环境的影响。
三是学科之间比较,学习心理对八年级数学、科学和三年级语文学业成绩的影响要大于对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三年级数学和八年级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要大于对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的影响。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层面各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不仅因学生年龄差异而不同,也因学科内容及学习特点而异。
在前面几期介绍学校层面因素、教师层面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之后,本期开始考察分析学生层面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个体差异解释率的影响。本文将着重分析性别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表1
|
三年级 |
八年级 |
|||||
|
语文 |
数学 |
语文 |
数学[4] |
英语 |
科学 |
|
|
学生之间差异的解释率 |
66% |
70% |
74% |
73% |
69% |
78% |
|
学生解释率 |
22% |
23 % |
32% |
29% |
35% |
25% |
|
|
0.16% |
2.06% |
14.70% |
12.15% |
13.44% |
12.15% |
|
|
18.30% |
20.60% |
27.00% |
36.30% |
27.10% |
32.90% |
|
|
9.90% |
8.29% |
16.40% |
21.00% |
16.80% |
12.20% |
|
|
9.18% |
4.95% |
2.37% |
16.60% |
6.84% |
10.70% |
|
(5) 学习方法 |
0.80% |
0.35% |
1.84% |
2.68% |
1.55% |
3.65% |
|
(6) 对学校环境的评价 |
10.93% |
15.09% |
5.44% |
1.44% |
0.38% |
7.64% |
|
(7)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 |
0.46% |
4.99% |
0.10% |
0.00% |
3.15% |
|
|
(8) 家庭背景 |
8.01% |
11.12% |
0.00% |
1.88% |
11.25% |
3.48% |
一、学生现状
以解释率为视角分析性别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1):性别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个体差异的解释率,八年级大于三年级。这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以显著性水平为视角进一步分析性别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可以发现(见表2):三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三年级数学、八年级科学成绩,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表2
|
|
三年级 |
八年级 |
||||
|
|
语文 |
数学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
男 |
518.2 |
525.6 |
471.5 |
491.3 |
465.9 |
519.3 |
|
女 |
531.6 |
523.3 |
520.0 |
503.6 |
519.3 |
496.4 |
现以教育部最终获得有效数据为准[5],着重分析三年级男女生的学业差异,以及他们在有关问卷上的作答情况。经教育部项目组处理,三年级数学试卷最终有效为5790份,其中参加测试男生3217人,参加测试女生2573人;三年级语文试卷最终有效为5780份,其中参加测试男生3207人,参加测试女生2573人。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三年级男、女生人数比例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男女生比例的失衡,男生比例显著高于女生比例。
表3 三年级男女生性别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56% |
54% |
55% |
56% |
56% |
57% |
54% |
|
女 |
44% |
46% |
45% |
44% |
44% |
43% |
46% |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三年级女生在语文学科总体及不同能力维度(积累与运用、阅读及习作)上的平均分都要显著高于男生;三年级男生在数学学科总体、不同内容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及能力维度(理解概念、运用规则及解决问题)上的平均分都要显著高于女生;在知识技能维度,男女生的表现则无显著差异。目前国内外对男女生学业成绩差异的研究尚无统一结论,这可能与地区社会文化、教育政策及相应测试的性质及内容都有关。
二、讨论分析
国内外有关男女生学业成绩差异及相关因素研究,大多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情绪、动机、信心及压力等)及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等)等多个角度入手。本文结合本次温州市参与教育部项目组测试的问卷结构及内容,从心理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来讨论男女生差异。
(一)心理因素对男女生学业差异的影响
1.学习信心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三年级女生的学习自信心显著高于三年级男生。
以下选取问卷中有关学习自信心的个别问题,来反映男女生在学习自信心方面的差异(见表4)。
表4 只要我努力我相信自己学得更好(同意及比较同意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84% |
87% |
85% |
80% |
86% |
84% |
84% |
|
女 |
88% |
90% |
88% |
86% |
91% |
88% |
89% |
2.学习动机及期望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三年级男女生在学习外部动机上无显著差异;在内部学习动机上,女生显著强于男生;对自己今后的学历期望,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以下选取问卷中有关学习动机及学生对自己期望的部分问题,来反映男女生在学习动机及期望方面的差异(见表5,表6,表7)。
表5 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好成绩(同意及比较同意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69% |
49% |
65% |
70% |
71% |
71% |
72% |
|
女 |
69% |
43% |
65% |
69% |
72% |
72% |
68% |
表6 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同意及比较同意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73% |
74% |
76% |
65% |
77% |
74% |
72% |
|
女 |
79% |
85% |
84% |
75% |
80% |
78% |
68% |
表7 你计划读书读到什么程度(上大学以上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71% |
85% |
80% |
66% |
70% |
71% |
66% |
|
女 |
77% |
94% |
85% |
70% |
76% |
76% |
75% |
3.学习压力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三年级女生感到的学业总压力要显著高于男生感受到的学业总压力,但男女生在学业压力不同方面表现各有特点。如“作业难易程度”,认为非常难和比较难比例,男生要高于女生(见表8);如“测验及考试次数”,非常多和比较多比例,男生要高于女生(见表9);如“如果学校公布成绩和名次”,非常有压力和比较有压力比例,女生要高于男生(见表10)。
表8 作业的难易程度(比较难和非常难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17% |
11% |
14% |
18% |
17% |
18% |
21% |
|
女 |
13% |
5% |
11% |
10% |
14% |
11% |
19% |
表9 测验及考试的次数(非常多和比较多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22% |
14% |
19% |
23% |
18% |
23% |
23% |
|
女 |
19% |
9% |
15% |
24% |
15% |
14% |
23% |
表10 如果学校公布成绩和名次,你的感受是(非常有压力和比较有压力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57% |
57% |
69% |
58% |
56% |
55% |
52% |
|
女 |
65% |
57% |
70% |
65% |
63% |
61% |
65% |
4.情绪
情绪方面,主要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评价,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及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几个方面来分析。
(1)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三年级女生对学校生活的评价上要显著好于男生。
以下选取问卷中有关学生对学校生活评价的部分问题,来反映男女生在对学校生活评价方面的差异(见表10)。
表10 我喜欢我的学校 (同意和比较同意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82% |
87% |
83% |
65% |
85% |
81% |
83% |
|
女 |
90% |
91% |
92% |
85% |
92% |
90% |
90% |
(2)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三年级女生对语文和数学老师的关系评价上要显著好于男生对语文和数学老师的评价。
以下选取问卷中有关学生对师生关系评价的部分问题,来反映男女生在师生关系方面的差异(见表11,表12)。
表11 语文老师耐心听我的想法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63% |
78% |
66% |
61% |
60% |
62% |
63% |
|
女 |
71% |
82% |
74% |
66% |
70% |
72% |
71% |
表12 数学老师耐心听我的想法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55% |
74% |
57% |
51% |
54% |
53% |
59% |
|
女 |
60% |
77% |
64% |
53% |
58% |
59% |
60% |
(3)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三年级女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要显著好于男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
以下选取问卷中有关学生对同伴关系评价的部分问题,来反映男女生在同伴关系方面的差异(见表13)。
表13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69% |
79% |
75% |
63% |
73% |
68% |
68% |
|
女 |
79% |
89% |
86% |
73% |
82% |
77% |
76% |
(二)学校环境评价对男女生学业差异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环境对男女生学业差异的影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从学校教师队伍的性别比例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两个方面来分析。
1.教师性别比例
三年级教师性别比例,女教师占绝大多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小学女性教师比例过高的现状。正是由于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行为方式和角色期望,客观上造成小学教育的“女性化环境”。在这种学校环境中,初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将更有利于女生的发展。
表14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教师 |
10% |
7% |
6% |
15% |
12% |
8% |
12% |
|
女教师 |
90% |
93% |
94% |
85% |
88% |
92% |
88% |
2.学生对学科教学方法的评价
(1)男女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三年级男女生在对语文、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上有显著差异。对于教师同样的教学行为,男女生的评价呈现了一定规律性的差异。就某一教学方法,女生比男生往往有更多更深的体会。
以下选取问卷中有关学生对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评价的部分问题,来反映男女生在对教师教学方法评价上方面的差异(见表15,表16)。
表15 讲课文时老师直接告诉我们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常常总是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44% |
42% |
45% |
42% |
47% |
44% |
43% |
|
女 |
39% |
39% |
40% |
35% |
46% |
37% |
38% |
表16 在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用自己的话谈谈学习的收获(常常和总是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54% |
66% |
57% |
47% |
56% |
53% |
58% |
|
女 |
62% |
76% |
68% |
55% |
62% |
61% |
60% |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三年级男女生在对自身学习方法的评价上无显著差异。
以下选取问卷中有关学习方法的部分问题,来反映男女生在学习方法上方面的表现(见表17,表18)。
表17 我会尝试用多种办法解决一个问题(比较符合和符合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72% |
76% |
69% |
66% |
74% |
70% |
73% |
|
女 |
73% |
81% |
70% |
67% |
88% |
69% |
71% |
表18 我喜欢利用小组讨论来学习(比较符合和符合比例)
|
|
全市 |
市直 |
鹿城 |
瓯海 |
龙湾 |
瑞安 |
乐清 |
|
男 |
54% |
61% |
60% |
45% |
61% |
52% |
56% |
|
女 |
58% |
63% |
60% |
53% |
64% |
56% |
59% |
关于学生在教师教学方法和自身学习方法评价上的差异,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与男女生在情感表达,言语交流方面的差异有关,也与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本身有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或许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或是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不大,影响最直接的方式可能是外在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体验与感受。
结合学习心理和学校环境两个因素看,温州市三年级女生的身心发展整体状况以及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要相对好于三年级男生。由于男女生在生理结构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也决定了男女生在思维方式、记忆方式和性格方面的差异。男孩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总体落后于女孩。男孩在发展的脆弱性、言语能力以及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处于劣势,在视觉、空间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数学能力等方面处于优势。男生更好动、活动性水平更高,更高的攻击性,更叛逆、更不顺从,更喜欢竞争,更喜欢冒险,这些不同于女孩的特点,是男孩的优势,又容易成为男孩的劣势,男生更容易出现阅读障碍、言语缺陷、多动、情绪障碍和智力落后等问题。[6] 但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以同样的内容和方式来教育男孩和女孩,这种高度统一模式化的教学管理机制,已经束缚和违背了男孩个性的自然发展。显然,用同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所有男孩和女孩,不利于男孩的健康成长,或者说已经让男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三、政策建议
男女生因生理结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心理特质或是行为表现具有差异性是必然现象,这需要我们在教育中予以正视与尊重。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差异不容忽视,但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差异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有研究表明,个别差异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予以缩小。但现有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男女性别上的固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引发或是扩大了“人为”的男女性别差异。现结合上述的相关现象和分析,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一是学校要有意识地提高男教师的比例,改善现有的教师队伍性别结构,改变小学“女性化环境”,使男女生都得到相应健全的性别气质的熏陶和引导。同时,在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男女生在心理、思维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对男女生性别优势予以分别引导,弱势予以耐心等待与分别指导。
二是学校和教师要关注男女学生在交往能力方面的差异发展。在教育管理与教学评价中,要正视与尊重男女生性别差异,避免“一刀切”的管理与评价方式,有意识地设计开展更适合男生身心特点的活动,为男生在校园活动中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与表现平台,为学生随“性”健康、全面发展提供相对自由与宽松的环境。
三是家长要注重男孩女孩在情感稳定性上的差异表现。男女生性别差异与生俱来,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因“性”引导与教育,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形成自身正确的性别评价和符合性别特征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孩子学业的充分发展,为今后生活幸福奠定性别教育的基础。
[1] 学生之间差异解释率为学生学业成绩的校内方差占校际方差与校内方差之和的比例。解释率越高,意味着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影响越大,以三年级语文为例,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业成绩的差异有66%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学生个体因素对学生之间差异的解释率的影响程度以三年级语文为例可通俗理解为,三年级学生在语文成绩上的差异有66%是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而个体差异有22%是由于本报告所分析的学生个体因素所造成(本报告中用于分析学生个体差异的个体因素只有8个,影响学生个体差异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此数据仅供参考)。
[3] 8个个体因素对学生解释率的影响程度以三年级语文为例可通俗理解为,其学生解释率22%中的0.16%因学生性别引起。鉴于本研究所讨论的个体因素难以涵盖所有个体因素,而且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交叉重叠相互影响部分,所以各因素解释率累加之和通常不等于100%。
[4] 鉴于本次调查问卷中不涉及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评价,故未能做有关的分析。
[5] 在试卷处理过程中,剔除了缺考学生或是完全没有作答学生的试卷,由于缺考学生答题卡由监考老师填写并上交,但是其作答是空白的。
[6] 孙云晓,李文道,赵霞.拯救男孩[M].作家出版社,2010.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