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付:一家新锐公司的“圈地”
(2009-06-04 11:12:46)
标签:
神州付it |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
2008年8月,正是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时,投资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期,IDG此时却对外宣布投资北京神州付科技有限公司500万美元。
虽然人们一直给风险投资人贴上天生的冒险家的标签,但IDG这一举动,多少有点冒险。
除去外界环境的因素,单就第三方支付在中国的盈利模式来看,至今鲜有企业能走出困局。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属“虾米”生意,专做银行不愿意做的事情。
神州付运营总监吴雨航对此持完全相反的意见,他告诉CBN记者,第三方支付市场飞速发展。无论是盈利模式还是市场前景,无疑都非常清晰明朗,国外已经有成功的案例。
风险资本愿意长期蛰伏,也证明第三方支付有着极具吸引力的远景和潜在的巨大利润空间。
实际上,神州付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就开始筹建,2005年正式成立。对于神州付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魏中华来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创业了,他曾经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罕见的高价卖给了中华网科技公司。而这一次创办神州付科技有限公司是基于“互联网支付的额度、方式和网络安全问题有种种不完善和不满”。
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第一批成规模的支付人民币参与网络游戏的玩家。这其中,以《魔兽世界》为最,这个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吸引了无数有资金实力的玩家,据统计,从运营起至今,《魔兽》每年的营收超过3亿美元。《劲舞团》也是一款被网友称作“吸金大户”的火辣游戏,网络玩家在体验游戏的同时,每月至少要花费50元到几万元不等。
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币玩家的网络支付问题。有的玩家会在短时间内,体验两三种不同的网络游戏,每个游戏合作的银行卡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一个支付平台,可以让一张卡适用于不同的游戏。
在魏中华看来,如果说互联网造就了谷歌、新浪等一批公司,神州付出现的背景则与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有莫大的关系。
基于这一需求,神州付成功开发了使用神州行充值卡进行代缴费这一新型的网上支付领域。并且,该公司凭借技术和服务上的领先与各大门户网站和游戏厂商成为合作伙伴,使得神州付在营业额及增速方面都遥遥领先。此外,公司还在其他支付业务上继续扩展。
然而,市场的竞争依旧激烈,每年都有类似神州付模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不断建立,同时争夺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2001年仅为1.6亿元人民币;2004年,规模增长到23亿元人民币;2006年,规模达到320 亿元人民币;到了2007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这个行业据我所知大部分企业都有风投投资,有的已经投资了第二轮、第三轮。” 吴雨航说,“无论是支付宝还是拉卡啦,广义上的网银将越来越多。”
近几年这一行业超常规发展,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不断出现,交易量也在不断提高,第三方支付已持续地成为市场热点,各类企业在电子支付市场上动作不断,多面出击这个新兴的大市场,50家可能是保守估计。
在众多行业人士的预期中,第三方支付随着技术瓶颈的一再突破,将出现手机支付、终端机支付、网络支付、邮件支付,乃至各种预存资费随意转换的新格局。
吴雨航说:“我认为最理想的模式是eBay。”目前,eBay的支付系统贝宝(PayPal)在美国等地的在线支付服务收取2.9%的手续费,每月达到3000美元的商家外加每单30美分。
eBay首席执行官约翰·多纳霍(John Donahoe)近日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的公司年度分析师会议中表示,公司旗下的在线支付系统贝宝(PayPal)将成为未来几年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eBay预计,到2011年,贝宝的营收将实现翻番,达到40亿美元至50亿美元。贝宝在2008年的营收为24亿美元,占eBay总营收的30%左右。
几乎所有中国的第三方支付运营方都明白:盈利的唯一方法是收取服务费。然而,为了争夺市场,在“跑马圈地”的诱惑下,支付宝、拉卡啦、神州付都选择了暂时不收个人用户手续费的做法。
吴雨航说:“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互联网支付不够安全。一切还需要时间。” 另外,目前政策尚不明朗,每个平台都是通过获得尽可能多的客户在最终的洗牌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所以免费策略仍然会继续,跑马圈地,赔本赚吆喝,这是资金和实力的游戏,坚持到最后的玩家应该不多,而神州付则信心满满,希望能成为最后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