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批评失败怎么办?

(2013-04-29 00:21:56)
标签:

批评

失败

后进生

心理互换

父子同行

分类: 教育叙事

  今天整理材料,看到了15年前写的一篇短文,感觉还是很亲切,对如今的班级管理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帖出来与大家共勉!

                               批评失败怎么办?

                                                          安徽省铜陵市五中    奚家福

 

      后进生是大部分不良现象和错误行为的发生者,因而他们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可是批评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是许多班主任颇感头痛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笔者做了一个调查。坦诚地向学生说明,老师批评同学的效果不好,主要是老师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下面请同学给老师写一封信,畅所欲言的谈自己对老师的意见、独到的见解,说说老师在批评你或他人时:

    1、 你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2、 你不能接受的是什么?

    3、 你不能理解的是什么?

    4、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5、 你认为老师该怎么做?

      老师的坦诚和自责竟得了出乎意外的收获,43封信,跳跃着43颗滚烫的心,43份真情深深的感动了我,同时也让我豁然开朗:过去的工作中缺少的不就是一个“情”字吗?一般来讲,许多犯错误的同学是懂道理的,但懂道理与接受道理、按道理办事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缩短这段距离需要靠情感来沟通。老师的批评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真正关心、爱护后进学生,把自己的一片真情通过言语和行动表露出来,让后进生感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真心诚意的,从而乐意接受批评。前面对学生的调查,就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的一个例子。

      学生的反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促使我更深入的研究批评的原则、方法和时机。下面谈谈自己工作实践中最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坚持“心理互换”的原则。心理互换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位置,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的意思。

      对犯错误的同学实施批评时,首先要求自己从教育者分位置上走下来,站到学生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完全站在班主任的位置上考虑,这样批评的内容和方法就有了针对性,符合少年的心理特点,而不是“成人化”、“老一套”。其次不能仅从“好心”出发,如果只有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而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样很容易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形成情绪对立,导致批评失效。教师更多的站在后进生的位置上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同这些同学一起来查原因,想办法,这样,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接近了,不但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而且在感情上与学生更亲近了,同时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口,既治标又治本。

       二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生来说,自尊心有着促人悔过、励人自新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评中不是去窒息他们自尊的火花,而是去重新点燃他们自尊的烈焰,这往往就是批评有效的秘诀。

      后进学生大多有着强烈的维护人格尊严的意识,但是,他们又常常用自己的双手打碎这残存的自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批评不应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或雪上加霜,而应是维护他们的自尊,是雪中送炭,这样就会促进后进学生自己去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三要分析犯错误同学当时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进行有的放矢的批评教育。如对爱虚荣和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不可过分夸奖,批评时要注意注意方式,体罚或恶语批评都会挫伤其自尊心;对有自卑感和颓唐消极的学生,也不要过于严厉斥责,更不能忽视不管,而应通过表扬或暗示的方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使其增强信心;而对于胆小懦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耐心开导,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不能简单急躁;对于敢作敢为、自信心很强的学生,不要轻易在集体场合批评、指责,要善于引导他们分析自己的错误行为,设法培养其自制力。

      即使是具有同一性格特征的学生,也要从一个具体的错误来分析,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偶然表现不好还是一贯表现不好,当时的情绪状态如何,发生错误的情境怎样,等等。只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找到批评的最佳切入口,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才能使学生主动的接受批评,并向自我批评的方向转化,只有这样,“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才能进入到最完美的境界,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果。

     (《安徽教育》1998年第5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