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家长应该怎么做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呢?

(2016-12-12 09:56:03)
标签:

杂谈

        语言是智力发育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可以帮助孩子逐步认识自己和外部,建立自我意识,促进孩子和社会之间的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更加自信,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0~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最快、最为重要的阶段,宝宝在这个时期对语言的掌握之快也常常令家长们非常惊讶。但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也存在一定比例,这些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较正常同龄儿童明显落后,不仅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也往往带给家长们很大的心理负担。    

在平时和孩子的交往中,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呢?

1 、重视宝宝的语言发展和需求,防止“语言饥饿”

        小明2岁半了,但语言很少,开口也只是单个字或词,想要什么用手一指,或者一个眼神,根本不需开口,妈妈就知道他需要什么并且很快满足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小明根本不需要学习和使用语言,于是有了“语言饥饿”。由此可见,语言环境和语言的刺激非常重要。家长应该多与宝宝交流,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完自己的需求后,再适当延迟一点给予满足。简单来说,就是做“傻”一点的父母,需要宝宝“说”出来了,父母才能明白他/她的意思。

2、 多鼓励发音,多点耐心少点指责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从开始的咿呀学语到接近成人的语言水平,是循序渐进的过程。1岁前的孩子只能咿咿呀呀或者无意识叫人,家长可以模仿孩子的声音,和其一起玩耍,鼓励多发声。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孩子也肯定会有吐字不清、吞吞吐吐、用错词、或发错音的时候,这时家长更需要多一点耐心,给孩子多一点时间让其表达完,不要因为孩子讲不清楚就催促、打断孩子说话,甚至嘲笑或指责孩子,可以等孩子说完之后再用正确的表达方式重复一遍。有些孩子实在表达不出来,家长可以在旁轻声提示,再让孩子复述。

3、 让对话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自然发生

         利用日常生活来教孩子学语言是最简单易行的好办法,比如穿衣、吃饭、洗澡或玩耍时。孩子初学语言首先得听,听别人说话,然后建立模仿。父母在日常活动中,可以边做边告诉孩子你在做什么,此时尽量用简单的句子,比如“妈妈要给宝宝穿衣服了,来,把小手伸到袖子里”“宝宝搭了3块积木了”。开始宝宝会尝试模仿其中一个音或者一个词语,但有时候又说不全,家长可以用实物或手势提示,或在后面重复正确的发音予以强化。慢慢地宝宝会发一些音了,这时候家长可以帮孩子扩展一些词汇,比如宝宝饿了说:“要”,家长可以拿着苹果和牛奶说“哦,宝宝要苹果吗?还是要牛奶?”

4 、借助图书和玩具,多读读说说

        当孩子稍微大点,就可以开始借助玩具和图书了。家长可以买一些模拟日常生活的玩具,如小汽车、动物玩偶等,可形象生动地帮助孩子学会这些名词家长还可以用玩具和孩子进行假扮性游戏,在不同的情境中模仿相应的对话,甚至可加入一些儿歌和故事。对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来说,有声图书和色彩鲜艳的绘本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读故事书时,不能照书本逐字念,而要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讲述,让孩子有兴趣听,而且能听得懂。当孩子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后,还可多鼓励孩子自己讲述或复述故事。

5 、根据孩子的语言水平进行个体化训练

        就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的语言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家长应该根据自家孩子的语言水平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的训练。如对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其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其模仿讲话、开口表达。具体的做法是将拟订的训练任务分成几个小单元,分段进行,以便孩子容易掌握。当孩子完成了小单元的任务,可以用言语鼓励或用孩子感兴趣的小物品适当给予奖励,增加孩子的信心,并且鼓励其继续完成下面的任务。只要家长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看到孩子一天天的进步。

文章来源:湖南省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所

文章作者:朱莎                         主治医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