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出汗,睡觉时把枕巾和睡衣都湿了,父母很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心里很着急。
汗多不一定是病
出汗多并不一定都是由疾病所导致的。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导致机体产热较多,容易出汗;孩子皮肤含水量比成人多,常常通过出汗来散发体内的热量,以维持体温和人体的内环境;因为婴幼儿神经中枢发育不够完善,在相同的环境下,在睡眠时单位面积的出汗量比成人高得多。由此可见
,孩子出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
小儿汗症的中医分型
表虚不固型: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主要表现为经常出汗,以头项、肩背明显,活动后尤甚,汗后乏力、倦怠、畏冷;平时易感冒,面色晄白、唇淡、肢端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治法为益气固表。
营卫失调型:主要见于急慢性疾病后期的孩子。主要表现以自汗为主,汗出遍身而不温,畏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中医治法为调和营卫。
气阴亏虚型: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失于调养的孩子。主要表现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汗出较多,萎靡不振,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中医治法为益气养阴。
脾胃积热型:有些小儿由于饮食不节或食用过多不易消化食物,但脾胃功能很弱,结果导致脾胃湿热蕴积,热迫津液外泄,故自汗或盗汗。主要表现为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出汗后皮肤温度较高,汗液颜色发黄,口渴但不想喝水,口臭,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治法为泄热健脾。
孩子汗多需排除是否患有结核
如果孩子有结核病人的接触史,夜间汗多很明显,尤其是出生后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孩子,应到医院去检查是否患有小儿结核病。
孩子出汗多
警惕佝偻病
如果孩子生长快,又没有正规服用浓缩鱼肝油,奶量少,同时伴有烦躁不睡,睡着后容易惊醒,或有枕部头发稀少、脱落(枕秃),就要警惕是否患有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