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猛药把谁搞?

(2017-03-25 10:55:10)
标签:

杂谈

​​

楼市虚火又旺起来了,中央都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顶风回潮也太不给领导面子,于是各地铁腕治理,连石家庄等三四线城市也纷纷加入限购限贷大军,据说有小县城都限价销售了。

然而调控之下,仍然是个笑话,一线城市尤其不服管教,网曝北京某夫妇中介所火线离婚,规避二套税后坐地涨价60万;某卖家报价728万,买家砍价4小时后745万成交……如此魔幻令人分不清段子还是现实。

尴尬之下猛药终于来了,北京近日连续祭出大招。

全国各地都治不了的假离婚,北京有办法治。央行出台了北京地区住房信贷业务通知:对离婚一年内的房贷申请人,无论商贷还是公积金贷,均按照二套房信贷政策执行。

狠不狠?孩子跟洗澡水一块泼了,为了遏制假离婚,让你真离婚的也买不了房。看来离婚也要趁早啊。如今这房价,两套房就能拯救一家上市公司,俩北京人结婚相当于资产重组,再离个婚相当于拆分上市,离婚率直接挂钩GDP,干扰沪深股市,是开玩笑的吗?

北京的学区房一直是业界标杆,早年的郊区五道口成为宇宙中心,某区10平米过道叫价150万……有数不清的段子在流传,如今终于也招来狠手。有关部门昨日下令:对于不具备居住意义的异形房,国土部门将一律不予转移登记;公安部门一律不予落户;教育部门一律不予就近入学资格。

好得很,然而“异形房”的核定是个难题,大杂院里私搭乱盖,充斥了奇形怪状的房子,很多也确实落着户口,说不行就不行?——但是下决心就有办法,据悉今后落户时民警将实地走访调查,判断实际居住条件,比如看看屋里有没有床?问问邻居是不是真实在此居住?……如果不是媒体报道,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都调查到人家床上了,百姓隐私窥探殆尽,为了遏制学区房也是拼了,这决心不可谓不大。

然而网友并不买账,基本认为打压“异形房”之后,无非是哄抬了正规学区房的行价,不打根本,效果基本是越打越疯。

当然,除了户籍人口,外来人口也是购房主力,对此北京再次升级限购认定标准,之前的连续5年纳税记录变成了连续60个月——或许您要问这不一回事吗?您算术好,可别以为有关部门不精明,可不是换个计量单位那么简单,新政的意思是纳税记录一个月都不能断!补缴的都不能算——傻了吧,不过老板们要欢喜咪了,让你们这些员工不感恩公司,让你们还敢威胁加薪,看你们谁还敢一言不合就辞职?

涌现出无数段子的中介所,也成为了新一波修理对象。近日住建委约谈了北京十大中介机构,严禁从业者参与炒房,包括天价房、学区房等,否则逢“炒”必“办”,发现一起,查办一起……很好,中介所的确该治治了,然而从效果上来说,无非是又一次头疼医脚。如果楼市暴涨的根源在中介所,把丫的全关了岂不万事大吉?

其实房价已然这么高,调控不调控,都已经跟吃瓜群众没太大关系,150万起步价买过道的那也都是土豪,咱去操那心,爱咋调咋调吧,只当看戏就好。

这本是纯屌丝的无奈吐槽,没想到大人物也来蹭热点——2017博鳌亚洲论坛上,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调侃称:“控也好,不控也好,反正北京房子我都买不起。”

——那您目前是租房呢、啃老呢、还是已经流落街头了?——您这住福利房的高级干部,能不能别拿老百姓的痛点寻开心?

楼市猛药究竟能不能降房价?从历史经验来看,在一线和二线城市,这样的逻辑还没有发生过,基本是越调越高,甚至是反向指标。调控从来动不了房价分毫,但是总能把老百姓搞得鸡飞狗跳,把神圣爱情百年之好,全都变成了玩笑。楼市猛药究竟把谁来搞?

作者:纸上建筑

2017年3月25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