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头、黑店、黑监管?

(2015-10-15 08:40:55)
标签:

去黑头

“青岛大虾”事件有了美容院版——杭州姑娘小杨到美容院洗头,被店员推荐“去黑头”,没细问价格就惹了祸,做完要价2000元!说是20元一颗,一共给她做了100颗!

先不说是不是讹诈,谁的黑头长得这么巧合,不多不少100颗?是不是还排成10X10的阅兵方阵呐?

这哪是去黑头,分明是去黑店,小杨跟店家商量半天,最终付款1500才得以脱身。

回头投诉到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倒是来了,但没想到跟青岛警方一个德性,上来不调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而是先和稀泥,直接问小杨能出多少钱——听口气这是物价员还是促销员?

店家不存在违规么?——首先就没有明码标价,店长大言不惭地声称“都是口述价格”,二十元一颗算少的,平时他都收三十、五十呢——艾玛没想到小小黑头这么值钱,还考啥美容师,应该推出注册黑头师啊。

其次,店家没有悬挂营业执照,店长辩解说“刚转让过来还在变更”等等……连营业执照都没看到,执法员就帮他们协商价格,这还有起码的原则么?

这店的敲诈手法和青岛大虾如出一辙,都是事前含含糊糊,事后狮子大开口。国家对美容美发行业是有规定的,提供任何服务之前都得详细说明价格,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小姑娘并非富婆,原本只打算用优惠券花5元洗个头,像是准备豪掷千金洗黑头的么?显然店家宰人不是看贫富,而是看好不好欺负。你正经要按颗算也行,做之前大概数一数估个价不难吧?——明显就是憋着准备敲一笔。

黑店之所以到处猖獗,一方面是他们看人下菜碟,蛋拣软的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监管不力,甚至有袒护之嫌。

执法首先要知法,至少要有常识,所谓“价格纠纷”成立的前提是合法经营,首先你得有执照,就算真是“转让、变更”之类,没变更过来之前你就是无照经营,应该立即予以关停取缔,非法经营还能允许他收费?你还帮他们协商价格?

黑店不是最可怕的,怕的是监管执法也不明不白,从青岛到杭州,从旅游景点到街边小店,都敢公然设局下套,恐怕捏准的不止是消费者的软弱。

违法经营者面对执法人员还振振有词,消费者喊来“娘家人”仍然免不了忍辱受屈,黑头、黑店、黑监管,这一串利益链少了谁都不行。

纸上建筑 出品

2015年10月15日

微信:zhishangjianzhu

微博:http://weibo.com/paperar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