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纸上速评
纸上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19
  • 关注人气:1,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开博弈要好过私下勾兑

(2015-01-30 08:10:21)
标签:

刘洪亮

淘宝大战工商总局

淘宝大战工商总局,已经进入了白热化。这场博弈有很多亮点,最大的亮点就是“公开化”,有可能给今后的官商互动开创一个新范例。

事件由工商总局的“黑哨”引发——123日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结论称:中国网购的正品率不足六成。其中,淘宝网样本数量分布最多,但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

27日,淘宝官微以“80后小二”名义发表公开信反击,指出监测报告在抽样、鉴定、程序等方面存在问题,倾向性明显。

淘宝较比聪明的一点是,没有贸然打出反总局的大旗,而是直接向网络监管司刘红亮司长喊话,对人、对事、但不对单位,以达到减低风险和分化阵营之双重目的,在当前密集反腐的形势下,这一招可谓尤其高明。

但显然,相比“单位对单位”的传统叫板方式,这一针对性战略更加深深激怒了有关负责人,乃至慌不择路,竟以“白皮书”名义发布该局与阿里巴巴的座谈会记录,除大量罗列淘宝平台各种问题缺陷之外,文中亦不乏情绪性用语,比如指责淘宝“店大欺客”、高管存在“傲慢情绪”等。

盛怒之后始觉不妥,工商总局很快又从主页撤下了这封“白皮书”,除了因其事无巨细、情绪性过强的“战斗檄文”文风之外,擅用“白皮书”名义亦引发舆论哗然。

在现代语境中,“白皮书”的含义并非是白封皮的书,而特指一国政府或议会发布的重要文件,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等,通常用来阐述国际视野下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问题。一个工商总局下属的网监司,也敢擅发“白皮书”,其无知和失态令人笑掉大牙。

网监司亦或刘红亮司长的冲动错着,凭空赠给阿里方面有力证据,淘宝官微随后立即宣布,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投诉刘红亮司长,指控其“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用错误的方式得到的一个不客观的结论,对淘宝及中国电子商务从业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至此,博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刚刚上市不久的阿里巴巴股价应声重挫,一天就蒸发掉680亿人民币市值。显然,考虑到中国国情,国内外投资者均不看好一个民营企业叫板政府监管部门的前景。可是如果认栽“假货屡超过60%”的官方结论,对阿里也无异于灭顶之灾,淘宝选择了背水一战。

刘红亮司长的仕途同时也被押上了赌局,倾向性执法与寻租无异,一旦坐实可能带来的是纪委的调查,而淘宝偏偏又“对人不对单位”咬死了司长本人不放,其在盛怒和惊慌之下也开始破绽频现。

与“白皮书”有关的会议录音被“知情人士”捅给了媒体,音频中包含了一些没有记录在“白皮书”之上的内容,比如刘司长对杭州分局同事的指示:“处罚一例太少啦,你一年处罚晓峰(阿里集团秘书长)千八百次甚至几千次,我觉得太正常啦!每天三千万的交易,你就按百分之一来算吧……”

秉公执法在于“有一说一”,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给处罚下指标、定任务,早已被公认为违规,被国家明令禁止,“百分之一”是什么意思?——刘司长给自己下的这个绊不轻。

还有一段录音更加发人深思:“开个玩笑话,我们这一排的所有同志加起来年薪顶不上对过各位月薪。这不是开玩笑啊,你们一个月的工资等于我们这些人年薪加在一起啊,那晓峰就更不用比啦,人比人气死人啊。”

这段话的语境不是很明确,但无论如何,这是一场事关监督执法的工作会议,怎么就和阿里高管比起“月薪”来了?这是在暗示什么吗?——在这一整体语境下这些话非常不恰当,不能不引人浮想联翩。

幸运的是,这一切内情被公之于众,而不是在幕后“握手言和”。

这场博弈拉开序幕时,支持淘宝的,和支持工商总局的,可谓壁垒分明,然而在对阵两三个回合之后,公众的立场开始渐渐回正。大家发现,电商和监管公开约辩,比起传统的私下勾兑,似乎更有利于消费者,公众希望大战继续,辩出是非,分出结果,谁胜谁负不重要,真相才最重要。

消费者是永远的大头,无论是监管方“吹黑哨”,还是网购平台“店大欺客”,所增加的交易成本都会落在消费者头上,而如果二者用“私下勾兑”来处理问题,所增加的灰色成本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有二者公开撕架,把这些全抖搂出来,才有把这些额外成本清零的可能。总之,不会比过去官商勾结、一片和谐的模式更坏。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乐见此前景,我们看到,已经有央媒出来当“和事佬”了,各打五十大板,然后劝双方休战——这不好,既然事儿挑明了就要说个明白,无论是假货,还是黑哨,一个都不能放过,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查无实据就按诽谤处理,因为这都涉及违法、违规,事关公众利益,而不是双方说说就完了。

如果不明不白地握手言和,就又回到了暗箱操作的老例,群众是不满意的,此刻谁拉架,谁就是想掩盖猫腻。

/纸上建筑

2015130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