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权属于父母
(2015-01-21 08:05:41)
标签:
二胎 |
过去,我们有父母剥夺孩子婚姻自由的怪事,如今,我们又有了孩子剥夺父母生育权利的怪事。从前是老祖宗为大,今天是小祖宗称王,从一个极端蹦向另一个极端,这社会能正常点吗?
13岁少女不许父母生二胎,无论如何沟通无果,各种手段以死相挟,最终逼得母亲含泪打胎——这匪夷所思的剧情,引发了公众对于独子化社会的担忧,以及对独子家庭教育的思考。
但很多人没注意到,独生子女的一代已经长大成人,并拥有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在纷纷谴责反思的评论中间,竟充斥着大量对13岁逆天少女“支持”的声音。
而且为这件事,两个大V还撕了一架,一方是拥有数十万粉丝的“肉唐僧”,一方是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宁财神”(实为和菜头),嘴巴从不落败的后者疑似还认怂了……可见观点拼搏之激烈已经不容忽视。
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传统上,生育权是属于父母的权利,几千年来,从未听说过父母生下一个孩子要跟前面的商量。而如果孩子辈真要阻止父母行使生育权,现代法律也绝不可能找到支持,正如法律早已不再支持父母干涉子女婚姻。
该谁的权利就归谁,他人不得随意干涉——这是现代法律的宗旨,而不是把一个畸形的旧时代直接逆转为另一个畸形。
当然,从现代的教育理念出发,父母有必要向第一个孩子做好解释沟通,并尽可能公平的分配关爱,以避免可能的心理问题……但是责任也仅限于此,绝不意味着这件事必须得让孩子批准。
支持奇葩少女的声音主要持三种理由:首先,第二个孩子会分走父母的关爱,长大后还会分割家产,因而“侵犯”到了老大的“权益”。第二,由于父母年龄关系,幼子将来会成为老大的负担。第三,老大老二年龄差距过大无法培养感情……
这三个全都是混蛋逻辑。仅仅从结果上看,如果这能成为现代社会的公理,人类将会以“倒几何级数”迅速灭绝——很简单,因为只有户均2个以上孩子才能维持起码的世代更替。
但还是耐心解释一下这些逻辑混蛋在何处。
普遍独子化家庭的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在当今世界也唯我独家,而它仅仅只走过几十年的区间,这是一个特例,不能拿特例来取代整个人类历史和公理——孩子从来就没有独享父母关爱的天然权利,天然规则恰恰相反,成千上万年来,孩子必须分享父母的呵护,否则人类根本走不到今天。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次子“侵犯”长子“权益”之说,这是偷换前提的诡辩。
今天的家庭和学校有必要教给孩子,独生子女社会并非常态,而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从前没有,以后也一定会终结,假如不是灭绝的话。不讲清楚的话,大量的历史文化将无法传承,你怎么解释“情同手足”,怎么解释“孔融让梨”?
第二,抚养孩子的责任属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承接抚养义务,比如父母身故或丧失抚养能力等。而现代人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将来65岁才退休,即便40岁左右生育,也完全能做到在劳动年限内把他养大成人——长子长女实在没必要把这生拉硬扯成自己的“负担”,如果不是非要诅咒父母早死的话。
假如父母真的不幸早逝,你还规避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了,那么取而代之抚养一个充满希望的弟妹(在有能力的前提下),难道不划算吗?况且法律规定,被兄姐抚养长大的弟妹,将来在兄姐年老且无赡养人的情况下也有义务赡养兄姐——法律并不曾让任何一位孩子吃亏,你们矫情什么?
在至亲关系中讨论这些利害,显得有些冷血,对于上一辈人难以想象。然而对于连亲弟亲妹都要视为“负担”的一些独子青少年来说,恐怕不得不特别厘清,也特别请他们放心,吃不了亏——谈这些真叫人无颜面对传统亲情。
第三,至于“年龄差距大无法培养感情”——这因素倒多少是存在的,如果相差达到10岁以上,可能已经无法共同成长,的确会缺少一种“玩伴”的感觉,但是不等于没有亲情。父母和你差了二三十岁,爷爷奶奶和你差了两辈,是没有感情了,还是无法培养感情了?——全家人爱你的时候理所当然,让你去爱一个弟妹的时候就“无法培养”了?
相差十几岁的兄弟姐妹并不新鲜,在从前司空见惯,“长兄若父”的典故就来源于这里——尽管不曾同步长大,却并不影响其建立深厚亲情,砸断骨头还连着筋,兄弟姐妹共享遗传基因,同样也是彼此生命的延续……现在的独子青年都在想什么?从本能到人伦都忘光了?真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兄弟姐妹在不大的年龄差内次第长大,无疑是最完美的,不但孩子玩的开心,父母也省劲,哪个家庭不希望这样?——问题是做不到啊,很多父母熬到40岁,才等来了放开“单独二胎”,才等来完成夙愿的最后机会,相信能够“遵纪守法”这么多年,应该也早已走出了“重男轻女”的情结,想选择也没那违法的胆量,大都只不过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完整,这是人类繁衍不息的本能。
儿女实在不该如此不懂事,家长也必定对教育的失误追悔莫及,但归根结底,促发大量类似问题的社会基础,是持续整整一代人的极端生育政策,它使过度溺爱变成日常,使自私霸道成为一代人的标签,使同学杀戮、离婚率暴涨成为一代人之殇……“4-2-1”这一组畸形而可怕的数字,其颠覆一切的威力还将持续。
文/纸上建筑
2015年1月21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