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浑水泡面”不是正能量

(2014-08-06 08:27:49)
标签:

鲁甸

http://sucimg.itc.cn/sblog/o097a78c331a0004befba878ad3908f83

近年以来,不允许民间车辆进入灾区已成为惯例,民间自发救援力量因其“不够正规”而被视为“添乱”。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救人者先需自保,在既往民间救援中确实出现过一些因缺乏经验、装备和专业性而自顾不暇的事例,导致热心肠反成为累赘。如今干脆一概禁止,也获得了多数公众的理解,尽管或还有“捐钱可以,出力不行?”的腹诽。

然而令我们意外的是,这“专业”的救援力量竟也如此不正规!

——昨日各大媒体都在热转一则“正能量”的图文消息: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由于食品匮乏、洁水有限,救援人员用浑浊不堪的地下水泡面、做饭。(人民日报)

——他们都是身着迷彩服的军人,不是草台班子,正围住一锅深褐色的浑汤等待泡面……照片看得人触目惊心。

大灾之后必有瘟疫,主要的传播渠道就是脏水。任凭多么强健的体魄,这一碗污浊不堪的泥汤下去,难免第二天直接躺倒——假如是一伙民间救援者被人这样抬出灾区,无疑会立即成为“无知、添乱”的证据,这样的指责的确出现过。

因为以上经验,公众对这样的“正能量”不再盲目感动,在新闻跟帖中,网民有质疑摆拍的,有问责后勤的,还有比较专业的网友指出:从二战时起野外净水设备就成为军队标配了……

网友的怀疑自然是有理由的,灾区之困难可以想象,但并非绝境,大批人马进去了,摄影器材进去了,却出现如此“原始”场面令人匪夷所思。

这一组刻画入微的镜头显示:士兵们在用脏水淘米、洗菜、泡方便面——即使外行也能看得出,特殊条件下这样的野炊方式实非上选,费时费力而且费水。从小学课文里,我们就知道野战军懂得携带炒面,或压缩干粮,而不是盲目“淘米做饭”,更无论“脏水洗菜”?——紧急情况下只要简单安全地补充能量就好,而不是扩大饮食风险。

如果洁水极度受限,应该首先保证饮用,避免一切洗涤行为,非到绝境不能摄入脏水。食物应尽量干嚼,搭配有限饮水,可能是比较合理的利用,直到具备条件,才淘米洗菜、正经埋锅造饭。

去往明知没有净水保障的灾区,救灾部队应该配备过滤设备,不仅要保障士兵饮水,还要为灾区群众服务,对着脏水干瞪眼的不应该是专业救援部队,饮水是最基本的维生条件,如此自顾不暇,如何帮助他人?

一则旧闻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总后紧急研发生产的“单兵净水器”就已经现身灾区,如今6年过去了,竟是如此?

如果的确没带设备,也找不到干净水,那么应该就地取材实行简易过滤、然后再煮沸使用。简易过滤可以使用砂石、植物、甚至袜子衣物等等,想必在部队训练中应该有这一课,而在大队人马集思广益的情况下,更应该不难找到合适方案——在照片中我们看到,官兵们还用红砖搭建起了几孔挺像样的炉灶,还拥有不锈钢盆、碗等工具,如此人力物力却没能把水简单过滤一下,实在令人无语。若不是摆拍作秀,我们只能怀疑其部队是否得到了合格的野战训练?

当然,上述“野外生存”的场景其实不该出现,如今的条件远没到那个地步,灾区并非交通完全断绝,或者雪域高原人迹罕至,大队人马都进去了,后勤保障不应该令基本饮水断供,这里的统筹管理或有问题。

无疑,救灾也是一场战斗,不管多么紧急,粮草先行,而且要从长计议,谁知道战斗几时结束?丢三落四匆忙上阵,喝一肚子脏水然后躺倒,绝非现代军队所为。有网友不禁质疑:这要是真的突发战争,这样的预案和响应,如何保证其战斗力?

我们当然愿意看到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但就这一桩来说,不能算是“正能量”,反而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要么后勤不到位,要么训练不正规,要么指挥不得力,无疑将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损失,应该尽快纠正,而不是盲目宣扬赞美,对其它官兵或民间救援组织造成误导。

/纸上建筑

201486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纸上建筑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