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净土,天下无净土
(2014-06-05 08:37:30)
标签:
育儿 |
教育是国民的摇篮,若教育领域无净土,则天下无净土。
驻教育部纪检组长王立英日前在某会议中强调:教育领域绝非一片净土,教育部门也非清水衙门,贪污挪用科研经费案件近年明显增加,基建工程领域违纪违法行为易发多发,权钱交易违规招生影响恶劣。(北京青年报)
这一现状我们早有耳闻,但从系统内纪检干部亲口说出来,还是颇令人震动,可见其“恶劣”已经到了无法遮掩的程度。
王组长历数的三大案例群,桩桩都有典型代表——就不久前,浙江大学一位教授被认定贪污科研经费945万元,判刑10年;基建工程领域,武汉大学副校长与副书记双双落马,组织架构塌掉半壁江山,被校内师生惊为“事变”;招生腐败,人民大学招生处长刚刚因被捕,据悉受贿超千万……这个名单还有很长,只能挑名气大的列举。
乱象也不仅限于高校,整个教育系统内没有净土。可能在一个孩子懂事之前,父母就开始为他上一所好的幼儿园去拼钱、拼关系,初通算术之后,他大概会记得父母为他上小学缴纳的高额赞助费……人之初,性本善,可是他们一脚踏入的就并非净土,在所谓人生的起跑线上,他们就早早学会:要想不输于他人,就得作弊——课本上所有的三观教育,都无法对冲实际中教会他们的这些东西。
到了该上中学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能够坦然地与父母商议如何找关系择校、推优、评三好……最后到了大学的寝室里,同学间或许还会坦然交流,家长花了多少钱为自己披荆斩棘,并为此洋洋得意,而那些正经拼分考上的寒门子弟,反而不得不自惭形秽。
他们或许化不平为动力发奋学习,有幸被选入实验室成为廉价劳动力,就更近距离地观察到尊敬导师如何“运作”科研经费,也第一次体会到被剥削的滋味,当他们坚韧图强地熬出了校园,成为公务员或白领、经理人甚至老板,你说,他们将会在未来的事业中如何“学以致用”?
当然,在这一套“并非净土”的教育体系中锤炼出来的精英,不大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公务员和企业家,无论做哪一行,他们都会留下洗不清的原罪……这,就是整个社会的现状。
多年来愈演愈烈而不见改观,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去追本溯源,人们只能选择彼此倾轧,不择手段尽量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争取有利位置,这世道退行为赤裸裸的丛林社会。
好在如今开始抓了,理论上要改变一个民族,唯有从教育抓起,然而沉疴已久,扭转不易。
就从这所谓的清水衙门和象牙塔中揪出来的蛀虫,竟也肥硕无比,体量惊人,一边抓一边不是振奋,而是心凉。民众对此信心不足,不免冷眼旁观。
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建议,当前所做的无疑有意义,然而积病已久,要彻底把教育领域还原为一片净土,恐怕需要很多年时间,而等这净土塑造出新一代干净正直的国民,所需岁月更久。
文/纸上建筑
2014年6月5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