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流行一句话,说作为改革的阶段性产物,经适房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经适房的确早该退出了,但并非因为完成了什么使命,而是因为它已经恶名昭彰。
一直以来,关于经适房的内幕不绝于耳,最新的一例来自河北邢台,央广网记者来到名为“温馨家园”的大型经济适用房社区,发现这里豪车如云,奥迪A8、Q5,英菲尼迪,物业公司直言不讳:这里住着的都是邢台“八大局”的工作人员。
法院、公安局、人大、政协、发改委、民政局、工商局、车管所……等等,“八大局”啊,这个挺大的小区,把这不大的城市的官场几乎要连锅端了。这小区的名字得改啊,“温馨家园”哪配得上各单位的霸气呢?应该改名叫“八大胡同”啊。
可是有一个问题,经济适用房照理说户型配置不高,咋会吸引来这城市最高端的群体呢?——施工单位道出了内中缘机:开发商中途更改设计,下发非正规白图,把一梯四户改成一梯两户,小户型全改成了大户型,主力户型面积跃升至100到200平米,甚至还弄了一部分跃层结构,最大户型面积265平米,并配有私家车库。
如此这般,“温馨家园”被定制成了“温馨礼物”,直接面向机关单位团购,很快被抢购一空,成为“八大局”的内部福利。借口惠民工程,无偿划拨土地,享受政府补贴,最后统统补贴给了公仆。
人民日报官微气愤填膺地问道:经适房究竟“适用”了谁?如此权力自肥,不能止于让责任人吐出来,当以腐败论处!
很好,二话不说谈到了追责,不愧为党报大媒的气度,然而追责谈何容易?
“吐出来”怎么吐?——根据记者调查,此案例中官商配合得力,项目通过了验收,住户拿到了正规手续,二手房都已经在网上开始叫卖,而中间的变更档案,被消失的一干二净,城乡规划局一问三不知。总之,现存的一切全部“合法”,审批合法,私人财产合法,“经适房”反倒像是成了一个不靠谱的谣传。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追缴难度何如?
查处又如何查处?——是查处开发商呢,还是查处买房人?是查处规划、房管、建设局呢,还是直接问责市政府?还是有谁算谁一锅端?这样一来,八大局啊,官场可比“邢台大地震”也。
就算最后一查到底了,书记市长下台了,房子统统退赔了,这收回来的“豪宅”怎么办?200多平米的“经适房”卖给谁?还是再花笔巨资改回去?每户几十万的精装修全砸掉,一梯两户再隔成四户,卫生间不够用,车库改造成茅房?……后面的麻烦数不清,唯一肯定的是浪费,巨大的浪费,这一切,又有谁来退赔?
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民众也不愿再为此买单了,经适房曾经肩负着雪中送炭的伟大使命,最后纷纷幻化为锦上的花,的确没法再搞下去了。权力分肥的机制不改变,最好什么都不要搞,搞什么都走样。
文/纸上建筑
2014年2月25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