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车轮上的腐败”移进口袋
(2013-11-26 11:41:47)
标签:
公车杂谈 |
不应有的待遇,就应该直接取消,千万不要变着法找补,从左兜掏出来又装进右兜,徒令民众失望。
“取消公车变车补”的“改革”,几年前就已经被辽阳等地“摸索”过了,摸得那叫一个爽:县区级的干部一年车补近8万,相当于多拿一份工资,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记住,那是2009年,媒体朋友一定都还记得。
今天,这份方案终于摸到了国务院,签进了《反浪费条例》中,虽然具体数额不明确,但思路就是这么个思路。
改革来得很及时,当然是对公务员来说——如今使用公车真心不方便,到处被群众偷拍曝光,就是留着,干部们也不愿意坐了,哪有私家或“朋友”的车来得轻松!正好取消掉变成实惠,还能多落一份补贴。至于出行的问题,别担心,干部们绝不会没车坐的,指望在地铁公交上看到他们,恐怕还得继续做梦。
尽管在《条例》中提到:交通补贴要“适度”——但究竟是怎么个“适度”法,连腐败都可以“适度”,这个词儿群众已经怕了。还是直接把标准订出来为好,就别让各地自己算了,他们算出来,说不定还会像2009年辽阳等地一样,把大家吓一跳。
但是这个补贴该不该有,很值得商榷。
为何要取消大部分公车?——很简单,就是因为这部分待遇根本不应该有。伦敦市长常年骑车、坐地铁上班,而我们连个区长都配专车,这是说不过去的。不该有的待遇直接取消掉就对了,为何还要往回“补”?坐公交搭地铁,凭现有工资不够用么?那么多与公务员拿差不多工资的企业职员,几个有车补?——把不该有的待遇换成钱,不是换汤不换药么?
何况补多补少不明确,又是各地根据情况自主裁量,他们能亏着自己么?就像辽阳的区长敢给自己每月六千多车补,比工资还高,当地算下来,竟然还“节约”了?——但是,究竟节约没节约,别看单项,看总数,反正财政收入年年大增,从来没有花剩下的。我们要提防,“车轮上的腐败”转移到口袋里。
因此对于期盼廉政的民众,还不到奔走相告的时候,“改革”的成效如何,还要再看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部分的公车取消了,近年如火如荼的街头反腐线索也断了;公务员揣起车补坐进了私家车,监督起来更难了,弄不好人家装成老百姓直接骂你侵犯私权。
而且还不得不提醒一下,今后要注意了,此次改革取消的是“一般公务用车“,意味着剩下的公车可都“不一般”,想继续街头监督的小百姓,请备好两个脑袋,想开罚单的小交警,请仔细掂量掂量——公车可能是变少了,但也更加碰不起了。
其实,取消也好,保留也好,改革的正路是增加透明,把一切置于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下,这个比其他细枝末节更急迫、也更有效,这个前提不到位,怎么改都是弯弯绕。
文/纸上建筑
2013年11月26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