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雨治堵”比限号还灵

(2013-07-10 08:53:11)
标签:

暴雨

杂谈

从去年开始,北京形成了一个奇观:入夏之后,每逢阴云堆积的早晨,路面上的车辆就会显著减少,早高峰奇迹般缓解。

交通专家或许解释不了这个情形,但本键人可以解释。

这一切要从“广渠门桥下的惨案”说起——去年夏天7.21暴雨,一名SUV车主在二环路广渠门桥下被淹死,在这场雨中丧生的共有78人,新闻报道称这是一场“61年不遇的暴雨”——与那“复兴62%”的说法类似,能计算到如此精确地步的专家无疑都是神人。

遇难的SUV车主后来还被媒体污蔑为不满一年驾龄的“新手”、不懂得基本的避险常识等,其遗孀在电视台愤怒的辟谣说,他的丈夫从07年就开车了,不愚不傻,供职为杂志社的主编,身体素质和头脑都是一流。

无疑,就算是开车多年的“老手”,也很难料到在现代都市的大马路上能发生4米深的积水,驾龄再长他也学不会“水上漂”的开法吧。

尽管事后市政府开出好多亿的预算,制定了三年、五年的“提升改造计划”,然而首都雨情不等人——2011年发生“百年一遇”的暴雨、2012年发生“61年不遇”的暴雨、2013年刚入汛期,这不又预报说“今明迎来暴雨强度接近7.21”……这么罕见的暴雨咋年年都有,老天爷是不是被咱们得罪狠了?

所以只好不等不靠、自谋出路,啥办法?一个“躲”字。

北京500万辆汽车,后玻璃上贴着“新手”的怕有100万辆,这么严峻的暴雨形势,老手开车都要被淹死,何况新手,真要出了意外,还不被媒体污蔑个正着。所以很多私家车主自觉的采取了回避,养成了“出门看天”的传统习惯。

于是奇迹发生了,大阴天开车出门反而一路畅通,“限号治堵”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好的效果,“限8”的那天车也没这么少过,据说8是数量最多的尾号。

市府方面的预案也很充分——去年7.21之后,每逢暴雨预警,大批消防车就到广渠门桥下集结待命,媒体记者也扛着长枪短炮前来玩命,准备随时记录正能量新闻,结果等了半天暴雨没来。

但普通市民千万不要怀有侥幸,类似地形的易涝点好几十个,消防车和记者可不能保证每处都有,淹死人不算新闻,在同一个地点反复淹死人才算新闻,不想成为一个冰冷数字的话,还是自己悠着点吧。

基本上就是这样,现代大都市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最高成就,人们本来应该无所畏惧,一场雨而已,可我们终究被逼的像原始丛林里的猴子一样小心翼翼。

/纸上建筑

2013710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纸上建筑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