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这不是一道作文题
(2013-06-07 12:49:34)
标签:
广东作文高考作文杂谈 |
以往的作文课上,我总是最先交卷的一个,可是在高考考场上,看到这道作文题,我陷入了沉思——
一位热心慈善的富翁,决定资助三个困难家庭——第一家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帮助;第二家犹豫着接过,但声明一定偿还;第三家则婉拒了这份“施舍”。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也许这仅仅是一道作文题,而对于我,这可能是不得不面对的真实选择。
我是一名高三女生,来自贫困家庭。
在考场上,我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有把握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然而在现实中,我对未来的路充满迷惘,因为哪所大学的学费我家都支付不起。
说实在的,我曾希望出现这么一位“贵人”,来解救我们的困境,给我一个希望,但他真的出现时,我当如何选择?
我肯定不会心安理得的接受,也不敢。——从小我就懂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否则我们一家也不至于这么艰难。在接受金钱之前,我肯定要问清楚,是什么条件?
第二个选择其实只是一种姿态。对于一笔在四五年内都无法偿还的债款,其实就等于白送。一句“我会偿还”并不能卸下心中的负担,也未必能与“慈善家”预设的回报相符。
假如我选择接受,还是要问个清楚:希望我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是否我能、或我愿的方式?
——我可以努力学习,可以勤奋打工,可以做我能做的一切,来为自己赢得一个正正当当的机会,但我不愿意做“干女儿”,也不愿沦为他人的宣传机器。
也许刨根问底到最后,我不得不选择放弃,但这也并非题目中的第三个选项——我根本没有资格“婉拒”,只不过像每一次路过商店橱窗那样,从自己无力支付的梦想面前,默默走开。
其实我有另一个梦想,它不在考卷之上。
其实我不希望遇到什么“慈善家”,未经世事的我也无力去抗拒和分辨。我希望有一个“慈善的体制”,能让像我这样的贫困学生不再为学费而烦恼,也不用为超越我们能力的选择而困扰。
我真正希望的,是今后不再遇到这样的“作文题”。
本来这件事应该考试以后再去担忧,可是考场上它把我逼在了这里。我交卷了,但我没有答案。
(纯属虚构。首发于凯迪网。)
文/纸上建筑
2013年6月7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