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纸上速评
纸上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35
  • 关注人气:1,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案”不能止于“私斗”

(2013-05-07 14:55:45)
标签:

农夫山泉

杂谈

瓶装饮用水“标准门”爆出以后,公众关注度后劲乏力。然而当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贴身掐起来的时候,大家兴致来了。

不免令人悲哀。一是诸多公共事件竟都非得以这种方式才能引发持续关注,二是自媒体与受众如此容易错失焦点。

最重要的是,“公案”可能转化为私斗,而终止于私斗,事毕之后,大环境没有一丝改观。

首先,在“水”和“报”之间,我们不想选边站,我们只站在消费者利益一边,只站在真相一边。

根据我们的经验,媒体未必都公正,企业也从来不乏黑幕,无论做哪一方的死忠粉儿,都可能最后吃一嘴灰,如果没有极其充分的了解,轻易选边站很不可取。

任何媒体都有权利质疑,任何企业也都有权利澄清,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不造谣、不骂街,报纸用多少个版面质疑都天经地义,企业开多少次发布会澄清也都没问题。除非某一方受到了不公的压制,否则我们不需要贸然出手帮谁或者灭谁。

我们只有我们的利益,我们要喝安全的水,要求完善合理的标准体系,要求严密到位的监管机制,要求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这才是公众的核心诉求,掐架看热闹应该只是花絮。

但是我们欢迎他们掐,欢迎他们互相揭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真相,也可以看到双方的节操,有利于我们做出最终的判断。

现在看来,双方的分都在哗哗掉。

京华时报爆出了一个致命软肋:它在用大量版面揭露一家水企的同时,自身旗下保有一份卖水的业务,活生生的把自己从质疑者变成了被质疑者。

瓜田李下,自古就说不清楚。既然自己卖水,就应该及早避嫌,不是说非得做这个选题不可。这不仅是自保,这也是通用规则——从司法领域到上市公司,都有相应的亲属或利益关联回避制度。新闻媒体被尊为“第四权力”,理应恪守相关准则,这根弦即使制度上没有,心里也应该有。

而另一边,农夫山泉的表现,也远不如电视广告上渲染的那般厚道。

三月份,多家媒体报道这家企业的水源地问题,引发舆论狂潮。当时公众最关心的是农夫山泉到底是否安全,迫切需要的是一个真相,毕竟是一个市场占有率这么大的品牌。

而农夫方面在尚未能完全澄清事实的情况下,首度回应就直接引向了“某竞争对手”策划的负面攻击,这是一种“阴谋论”的转化。

当然,“阴谋”有可能存在,商战剧我们也看了不少,但是公众最关心的却并不是“阴谋”,而是我们经常喝的水究竟质量如何,爆料所述问题到底存在与否。不先详细澄清事实,却先谈商战阴谋,表明农夫方面没有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即便明知是竞争对手利用某事大作文章,你首要回应也必须就事论事——到底有还是没有?你要回答的是公众的疑问,消费者才是你的衣食父母。

四月份,又有多家媒体报道了“瓶装水标准不如自来水”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尚未辩论清楚,可能涉及国家相关标准的缺位,也可能涉及部分企业有意的避高就低——这些才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才是和大众利益最相关的“公案”。

但农夫方面故伎重演,又一次在“公案”尚未有明确结论的情况下,把战火引向了“私斗”,把质疑报道最劲的京华时报树为大敌,索赔6000万之巨,几乎有砸钱恐吓之势。虽然它对准的只是京华,但也不免令其他媒体胆寒。此举失分到底。

然而,京华时报在拖着致命软肋的情形下强烈反击,也难得轻易获取公众的同情票,文章越义愤填膺,公众反而越谨慎——瓜田李下的后果就是这么严重。

共同点是,双方貌似都没有把消费者或读者的感受放在首位,而只顾为了自身利益搏击。既然谁都不在乎我们,那我们更何需贸然站队?

对于一个企业,我们所要求的是放心可靠的物质产品;对于一个媒体,我们所要求的是客观公正的信息产品。消费者和读者才是上帝,在你们谈论到自己的产品时,请把目光对准真正的上帝,而不是回头互抽耳光。失分到底。

而我们,要牢记自身的核心诉求,不论经历多少“私斗”的花絮,都不要让它混淆了要旨——希望此事最终能够引向国家标准和监管的完善,引向企业的负责和诚信,才是这段“公案”最好的结局。

另外提醒有关部门也别傻等着了。现在一团乱,企业跟媒体死掐,大V们狂敲边鼓,水军一拥而上,公众摸不着头脑,全社会都在为国家标准与监管的缺位买单,接下来有更惊爆的内幕揭出来的时候,公众的怒火可不会仅仅对准个别企业。

/纸上建筑

201357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纸上建筑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