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贪官出狱“荣归故里”,背后几多惊奇?

(2013-02-18 13:52:46)
标签:

侯伍杰

贪官出狱

杂谈

侯伍杰书写了怎样一个传奇?——作为一名贪官,在任时无甚政绩可表,离任时也没有万民送伞,只在贪腐败露锒铛入狱之时,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人物,到此为止还不算稀奇——直至多年后“刑满出狱”,再次成为头条新闻震动朝野,才是真正令人惊奇。

说“刑满出狱”是有争议的,因为当初判刑11年,但只坐了6年挂零,刑期几乎折半,有关机构并未透露任何“立功减免”细节,人们却看到当地官员、富商、社会名流夹道欢迎,犹如英雄荣归故里!——没有立功的事迹,却有功臣的待遇,天下百姓不能不拍脑门惊奇。

虽然提前出狱,却也韶华不再,贪官已经68岁,仕途上已经没有什么想象空间,众官商名流前来,不像是攀附,更像是“报恩”。

为官一任,造孽一方,百姓这头无人称颂,而另一个特别的群体却对他感恩戴德,这为官的福利都洒向了何方?

有媒体再次翻出了当年的旧账:2006年,侯伍杰以受贿88万元被判入狱11年——听到这金额,今天的房叔房婶要笑了,然而且慢,实际上早有消息指出其涉贪金额不下5000万,各处房产达38处——这些金额如果坐实足够掉脑袋的,当然也势必连根带土的洗出一大批同僚,据说侯某当初已经明告办案人员:如果非要“逼我”,那么二三百名干部会跟着我倒霉。

于是这些都没有发生,办案人没有再“逼他”,仅以88万“重判”11年,侯伍杰招认了可以招认的罪状,同僚擦去了额头的冷汗,贪官安心昂然入狱,背后玄机尽在不言。

所以在那“二三百名”干部眼里,他是独自担当不连累同僚的“义人”,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前来“报恩”,也有几十之众,迎接侯氏出狱的队伍中少不了他们。

媒体又回忆起另外一则旧闻:昔年贪腐事发被免职当日离任之前,侯伍杰紧急召开全市干部会议,突击提拔一百多人,涉及经济、文化、政检法各条战线——对这些干部来说无异于天降惊喜,那么侯伍杰就是他们的天降恩人,多年以后这些干部或许已爬上更高的位置,不能不感恩于那次的“意外”,甚至是不得不感恩,在迎接侯氏的队列中也必定有他们。

而对侯氏的“感恩”恐怕不止于这一次的迎接,那几百名手握各种权力的同僚,也许会以各种方式来为恩人脱困。君不见庶民犯罪,往往不得不把牢底坐穿,要不怎都说“刑满释放”?偶尔有个别突出分子获得减刑,媒体必定大书特书其立功表现,以感召世人,至少在监狱内部予以表彰,以感化罪犯,一般来说这不应该是秘密。

但侯氏刑期几乎赦免一半,其“突出事迹”却无人知晓,在如此低调而不平凡的“提前释放”背后,有多少“无形之手”在助推?

除了官员之外,为侯氏接风的队伍中,还包括当地富豪名流,不是这样的身份还真不配做贪官的乡亲。山西以煤老板名震天下,他们最核心的竞争力不是矿山、也不是矿工,而是纵横交错的关系网,没有那些鲜红的审批章,煤矿一天都开不下去。他们对侯伍杰感恩戴德,也不言自明,不是当初没有付出过代价,而是与他们获得的亿万身家相比,报答实在不够,在迎接侯氏的队伍中,他们最“心诚”。

翻翻这宗旧案——88万入狱11年,朗朗上口,对仗工整,犹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下狱时如此蹊跷,民众不明就里,六年后贪官提前出狱、荣归故里,大家才豁然开朗:在接风洗尘的队伍中,一条活生生的官场生态链犹如金蛇出洞,人们终于看清了它的全貌。

这是好事,金蛇狂舞之时,往往是在蜕皮,也是在找死,这是猎人们的最好时机,不要等它们换掉伪装,再钻进洞里。

(注:首发于凯迪网络。)

文/纸上建筑

2013218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纸上建筑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