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追问

(2012-07-28 10:06:29)
标签:

北京暴雨

房产

灾后第四天,当房山区长哽咽着念叨损失了多少万头牲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有些愤怒了:连畜生都已经数清楚了,却没有关于人的数字。

灾后第五天,市府组织了记者会,把损失的财产和牲口又念叨了一遍,而对伤亡人数,继续讳莫如深。一屋子的记者都急了,争相追问,主办方悍然散会。

网络上民意汹涌,《人民日报》都看不过去了,开始发表评论旁敲侧击。形势所迫之下,终于赶在“头七”之前,更新了数据,77人。

之前某部门应付追问的说辞是:“遗体需要经过辨认”,我们很奇怪需要“辨认”到何种程度,大家追问的只是人数而已,没有苛求详细的信息,外面已经谣言满天了,这种时候,时效远比精确重要。

而最终出炉的这份名单,也并未达到多么严格的“辨认”标准,仍然有11人身份不明。

再次面对数据更新过慢的质疑时,发言人做了三点说明,中心思想仍然是“辨认”。看来,“辨认”还真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压倒一切的重要工作了。

最后,来了这么一句:“还要甄别遗体是否来自河北”,发言人特意强调,“部分尸体是从河北冲过来的”。

这句话让人很不舒服,不知道在这样一场发布会上,是否有必要强调这个细节,但我们知道它肯定不是白说的。

在地理上,北京被河北包在中间,既是上游也是下游,河北也在受灾,也有几十位遇难者,或许,也有从北京冲下去的人,但河北在公布数据的时候,并没有提及这点。

关于77人的措辞也颇具意味:并没有说北京有77人遇难,而是说“北京境内发现了77具遗体”,与“河北冲下来”的说法前后呼应,按埋伏笔。

河北方面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管理者的思路都是想通的,他们早晚也会把从北京漂来的遗体给“辨认”回去。

无论遇难者来自哪里,他们都已经死了,划给北京还是划给河北,对他们来说毫无区别,但是,对于辖区的管理者,也许会有区别。因为他们清楚,不管把这场雨有多大,它都不是单纯的天灾,他们更清楚,除了人数,还有更多的疑问,百姓会一直追问下去。这种隐忧,也许是所有异象的内在指针。

因此,这场大雨被定位的异乎寻常,尽管我们的祖宗八辈都没见过500年前的大雨,我们却有幸见了,管他科学还是臆测。

再因此,有些媒体刊出了这样的论调:“暴雨遇难暴露出了北京人防灾意识薄弱”。

但是,当记者追问市长将来是否会“问责”的时候,领导提到了“历史”和“客观”的因素。

综上,可谓是“上怨苍天,下怪百姓”,而到了管理者这边,却只能归咎于“历史”和“客观”。

我们知道,有些人欠百姓很多次道歉,显然他们不会主动这么做,即使被顶门追问,也会从容的推到一边。但是,当追问越来越多的时候,终有推不动的一天。

所以,我们不能停止追问,这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他们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也未必死于天灾,只有我们,能还他们一个公道。

/纸上建筑

2012728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