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试卷考得很不理想,问题出在课外阅读和习作上,下面我逐题分析一下,希望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把各项知识学扎实。
一、我会写(看拼音写词语)。
本题多数学生掌握较好,说明平时字词学得较为扎实,但是也有不少孩子不知道是粗心还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出现了不少错误。比如说:泼水写成波水,晴朗写成睛朗,忽然写成呼然,环绕的“绕”多加一点,隐约的“隐”中间一横写出头。出现这几种错误太不应该了!我对这一题的要求是不能有同学出错。因为没有理由出错!
二、我会连(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字连成新字并组词。)
本题掌握较好,因为题目比较容易,全班都连对了,并能正确组词。个别学生书写不规范,我都圈出来扣分了。所以请家长关注孩子平时书写就要规范。
三、我会选(选字填空)。
能正确分辨“密和蜜”、“题和提”、“慢和漫”的字形和字义,并把它们填到正确的括号里。错的最多的是“提问和问题”这两个词语,不少同学填成了(题)问,或者问(提),虽然我们在13课对这两个字“题和提”进行了词语补充,并重点进行了讲解,如果填错说明对这两个字的意思还是不明白,家长在今后的听写当中还要继续关注自己孩子掌握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情况。
四、我会填
1、在括号里填字组成四字词语。
“山清水秀”这个词是以前学的,大多数学生掌握比较好,还有掌握不牢固的同学写成山(青)水(秀),这些孩子回生严重,家长平时要关注。这一题写错字或用拼音代替汉字的同学我就不多说了,只能说明你们平时没有认真对待家庭作业,或者是家长对孩子关注的比较少。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这一题练习的是形容词和名词搭配还有数量词的搭配,数量词搭配掌握比较好。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出错较多。银光闪闪的(
),好多孩子不会填。这个词出现在12课,原句是“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这里银光闪闪指的是“河面”,还可以填写“水面”、“湖面”、“项链”、“戒指”……如果不会填或填错,说明课文读的遍数不够多,还没有理解课文,这就需要引起各位家长及我的思考,我曾经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看来孩子们读书读的还是太少,平时我会增加这方面的作业:读书,再读书,多读书!
3、填反义词。
本题很简单,孩子们都能够写出反义词,说明他们理解了,只有四名同学写错字,他们是:史振航、李翔、臧春瑞、郭川磊,希望这些家长一定关注自己孩子平时的作业和写字情况,写完作业孩子自己先检查一遍,家长再帮助检查并签字,作业签了字就要负责任,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中!
五、我会选(选择多音字和近义词语填空)。
本题掌握较好,个别同学出错,燕一鸣没有明白多音字一题的意思,臧春瑞和史振航分不清“盛”这个字两个读音(chéng、shèng)填错了,课文中只要出现了多音字我就会在本课给孩子补充写下来,这几个孩子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多读,多组词,放在句子里多运用一下。对于“平静、安静”和“五光十色、五颜六色”这两组近义词的用法学生都能掌握并填正确,但是有的孩子抄错词语,看看是谁抄错,那就太不应该了。说明没有检查,我反复强调“用手指着读”是最好的检查方法,你们做到了吗?也说明平时抄课文或者默写课文时也存在不认真的现象,以后像抄写的作业家长要重视。
六、我会读。
1、课内阅读。
本道题是根据12课《北京亮起来了》第3自然段出的,“犹如”的近义词是“好像”,一些粗心的孩子写成“女像”、“好象”、“好色”,不理解的孩子写成“比如”,这个知识点我在课堂上讲过,并且说过“比如”是错误的,我不禁要问:你听讲了吗?用“犹如”写一句话,写的是五花八门,但是讲卷子时,我说谁能用“好像”说一句话?学生都会,为什么换成“犹如”就不会了呢?学知识太死板!不会灵活运用,不会触类旁通!这段话分别写了北京的(
)和(
),应该填写(环形路上)(街道上),正好是两句话的第一个词语,也是中心词,这种课文介绍形式以后还会学还会考,在讲课文时我都把此知识点板书到了黑板上,看来,有的孩子还是不会听讲,不会学习,甚至不会读书!
2、课外阅读。
根据短文完成5道小题目,第一小题辨析(坐、座)和(飘、漂),选择正确的字打上“√”,这是上学期内容,出错的孩子就是不动脑筋,知识没有学扎实,还有漏题的,很不应该。第四小题画句子也没有问题,这就是送分题,画一、两句就可以,别画多了。第五小题也很简单,填(美丽)(风景秀丽)和(山清水秀)这些形容词的都可以,但是有孩子这样填(山水风光)的武夷山,括号里填成了名词就不行了,词性不搭配,读起来也别扭。出错最多的还是第二和第三小题。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武夷山的(山势险峻),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武夷山的(溪水)或者(九曲溪),这个填空也是抓住本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里的中心词来完成的,看来孩子们并没有掌握这种学习方法,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强练习。第三小题仿照句子写句子,先抓住文中句子的特点才能仿写,这道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大多数孩子第一条横线上填的是名词(我)、(花)、或者是人名,写的是名词,但是文中并不是名词。我曾经在低年级告诉学生一种做题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稍加改动原句就可以,比如说这句吧,你完全可以这么写:到千佛山游览,可以自己爬山,也可以坐缆车上山。到大明湖游览,可以步行,也可以坐船观赏两岸美景。这样写既简单又准确,看来有些知识和方法确实忘了,我们还得关注孩子们的学习,不是吗?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二年级,离着六年级还有四年呢,我们不能放松啊!
七、我会写。
本道题我扣分最严重,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学校”此作文内容我们练习过了,并且把优秀习作发到了群共享里,考试前又让大家背诵了,但是考试时还有的学生没有写完,有的甚至写了两三行,还有的缺头少尾,我太生气了!什么原因?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我只谈谈我平时的一种感受。
我平时教学时或者和别人谈话时,我自己有这么一种感觉,我认为自己懂得的东西太少了,甚至有些知识、文章虽然读过、知道但不能脱口而出,不能很好的表达,有种捉襟见肘的感觉。为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没有这方面的学习习惯,没有积累怎么能“脱口而出”?怎么能“妙笔生花”?怎样积累呢?背诵!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关键时候就能脱口而出,考试时就能妙笔生花。我最近让孩子背诵学校文化墙上的一句诸葛亮的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让我欣慰的是班里大多数孩子都背过了,我不但让他们积累名人名言,还让他们养成了去阅读文化墙的好习惯,我这样做就是养成孩子们良好的背诵、积累习惯,关键时刻能用得上。
我不知道做这个单元分析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是我真心希望班里孩子都能有好的成绩,有好的学习习惯,将来有一个好的人生,也不枉我在电脑跟前冥思苦想、奋笔疾书的苦心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