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2009-09-20 13:55:40)
标签:
母亲孩子成长龙应台教育 |
分类: 玛丽亚的后花园 |
夜半风起,秋雨淅沥,起身关窗后,一时难寐,找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来看。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刚刚有了pony,一切都是新鲜、激动的感受,知道这世界上做母亲的,都有共同的心理——只是有人体会得市井小家,有人书写得万丈深情。
这本书看了不知多少次,也记不得买了多少本送给为人母的朋友,不为里面的养育智慧,是为了难得有人与做母亲这件事素面相对。
素面相对,就是退去一切装饰和附加,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母亲,究竟给与孩子什么才受用终身。
pony成长的过程中,我有过很迫不及待的时候:想让他胖一点,快快长,早走路,早说话,多认字,有特长……印象最深的一件,是他八个多月还不会爬,我觉得这简直是天大的事,甚至亲自在地上爬给他看,想让他模仿。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是过于执着了。事实证明,我们那些急功近利的期望和做法,都为之付出了代价,而放松心情等来的,却常有不经意中的惊喜。
而在这过程中,慢慢体验到的一点是,要懂得放手。
Pony一岁的时候,还不会走路,对于走路这件事,他抗拒到脚不沾地,看着别的孩子都开始姗姗学步,爷爷奶奶们纷纷夸耀自己的孙子外孙女“走得多好”,而他赖在怀里死活不下地,那段时间我焦虑到眼睛只看一个地方,就是他的腿。而他真正学会走路,只用了三天:第一天,他下地了,我拉着他的两只手,踉踉跄跄;第二天,换成了一只手,他仍旧歪歪扭扭;第三天,我把一个核桃丢出去,他丢开我的手就往前奔去捡,那个小小的身影背对着我。
孩子到这个世界来,是经由我的身体,但不属于我,他要去成为他自己,这个过程就从他会走路开始。
龙应台写《孩子你慢慢来》时,她的大儿子不过才九岁,十年以后,他给自己妈妈的这本书写了一篇后记,说,“母亲以一种安静、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这个名叫安德烈的小伙子,一度让妈妈不能理解,于是妈妈拉着他,两个人写了三年信,终于找到了连接两人的那些东西。
上午pony写作文时,我就在一旁看这本书《亲爱的安德烈》,这也不是第一次看了。pony熟悉它,因为他曾经问过我,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当时我告诉他,这是一个妈妈和儿子之间的通信,讲讲他们自己的故事。如果他将来愿意尝试,我也很乐意和他写信。今天pony写的作文,很长,有些字不会写,我坐在旁边,看他总去擦写错的字,就忍不住教他“偷懒”,“你可以少写一个字,意思也可以。”
“不,这是我的作文。”他说这话时,我正看到龙应台说儿子抽烟时,她每次看到,都恨不得狠狠揍他一顿,可是她忍住没有。因为儿子已经二十一岁。她好不容易盼到和儿子在大陆相聚出游,可是一见面儿子就说,“我不要你牵着我的手去认识中国大陆——因为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安排得好好的,但是,真正的世界哪里能这样。我要自己去发现中国大陆。”
很多母亲比不了龙应台,我们不知道的事太多,我们也无法总是把生活安排得完满。我想在孩子的成长中,我如果能做到,懂得什么时候准备好说“孩子,你慢慢来”,什么时候该快快放手,那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