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The Nature of the Firm
(2013-09-08 21:04:49)
标签:
财经 |
分类: 经济解释 |
Ronald H. Coase写的这篇文章严格的说是一篇本科生的经济学论文,科斯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才25岁,这篇文章的确是根据他的本科论文改写的,跟大部分本科生一样,科斯写这篇论文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表达的东西多了自然就很凌乱,所以虽然这篇文章是科斯一生最重要的两篇文章之一(另外一篇为: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1962),可是一开始并不为世人所重视,直到科斯成名之后。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科斯本科学习显然是很扎实的,边际分析妙到毫巅,本科阶段有这种意识的学生我走了这麽多学校一个都没见到。关于科斯的这篇文章后人评说难以计数,我这里不评只说,尽可能把原文按照一定的逻辑平白的表达出来,各位结合原文读读,大家再一块做个探讨。
文章结构,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以及一个引言:
引言:明确所要研究的课题即企业的性质
第一部分:论证企业性质
第二部分: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部分:企业的基本特征
第四部分:企业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的差异决定了企业产品品种和数量
第五部分:考察文章提出的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一看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结构,简直是要包罗万象嘛,说点题外话,国内这些年的教育我觉得又走歪了,老是要学生去研究一个细小的领域,而且普遍的认为题目太大了就研究肯定做不好,这些老师应该多看看科斯这篇文章,学生有兴趣有想法大可放手,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科斯呢?
下面分别讨论:
引言部分:
科斯上来直接说以前经济学家在他要研究的题目里面都是扯淡的,基本假设都没搞清,跟现实完全脱节(现在哪个学生敢这么说,当然科斯文中没说这么直白)。他指出:“下文定义的企业不仅从其与真实世界中企业含义的一致性意义上看具有现实性,而且用马歇尔(Marshall)提出的经济学分析的两大最有力工具,即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合称边际替代概念,都易于处理”
第一部分:论证企业的性质
经济学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定说:价格机制在经济系统的运转中发挥着最基本的动力作用,通过价格变动,社会资源得到协调与配置。科斯说:你又胡扯,价格机制不是万能的,不是无处不在的。“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缩小经济理论中关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假设(出于某种目的)和依赖于企业家——协调者配置资源的假设(出于其他目的)之间的鸿沟。”
科斯在第一部分就提出了价格机制被替代的学说:
1.生产要素配置过程中不完全依靠价格调节;
2.生产要素配置在企业中依靠企业家完成,而不是价格机制;
3.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在企业内部已经被企业家所替代。
看我第一部分感觉牛逼吧,是很牛逼,要不人怎么可能是大宗师呢
第二部分:交易成本理论
这个部分非常之凌乱,大概科斯写这部分的时候泉思如涌,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探讨了相对价格,契约数量、期限、风险、分类,市场信息,市场的不确定性,税收问题,东扯一下西扯一下,大部分学生从第二部分开始发晕,好了,来点简单的,这部分就是说明了一个问题:企业存在的理由是其能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
第三部分:企业的基本特征
如果说很多同学在第二部分开始发晕,读到第三部分简直要崩溃,为啥,前面说的东西似乎又全部被否定了:劳动分工不是企业的特征;不确定性也不是;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不是;决策和控制功能集中化更不是,契约?拉倒吧,看到这崩溃了吧,呵呵
科斯说企业的特征是:“价格机制被企业取代”
第四部分:企业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
这部分简单了,不过经历了前面三个部分的煎熬第四部分很多人也没信心了,很简单,说了下面这个问题: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小于市场外部交易成本,应该增加产品数量和品种,反之则反之
第五部分:论证科斯理论与现实是吻合的
这个部分再痛苦一次吧,呵呵
理论贡献:
交易成本第一次引入了经济分析,由此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
构建了产权理论的框架
法律经济学产生
参考文献:
The Nature
of the Firm:http://wenku.baidu.com/view/fd449bfff705cc175527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