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曲)〔双调·水仙子〕江西散曲十年庆典迎宾曲
(2025-09-05 08:59:13)分类: 个人诗文 |
(江右曲)〔双调·水仙子〕江西散曲十年庆典迎宾曲
文|01一线
江西散曲肇兴于元、延续于明清、沉寂于近代、复兴于当代,呈现 “元明高光—近现代式微—当代振兴” 的轨迹。
发展脉络
元代(奠基期):以高安周德清《中原音韵》确立曲韵规范,南昌刘时中《上高监司》直书时政、体量宏巨,与汪元亨、赵善庆等并称“江西曲派”,形成北曲创作高峰。
明清(延续期):作家与别集不绝,如李昌祺《侨庵乐府》、夏言《鸥园新曲》等,但多附于词集,独立刊刻较少,曲学重心转向格律与文献整理。
近现代(式微期):战乱与社会转型致散曲创作与传播陷入低谷,传统道情等曲艺虽存,文人散曲鲜见专业队伍与系统研究。
当代(复兴期):2014年江西省诗词学会散曲工委成立,2015年江西散曲社/研究会挂牌,徐人健任会(社)长。组织与创作网络成型;此后分社扩张、赛事与基地建设并举,2024年承办全国性论坛,会员逾千、分社17个,在全国居先进行列。
关键节点与代表人物
周德清(高安):《中原音韵》为明清曲韵圭臬,奠定北曲音韵与格律基础。
刘时中(南昌):《上高监司》以联曲直面灾荒与钞法积弊,为元散曲最长套数之一。
当代组织化:工委会与散曲社搭建平台,形成创作、研究、普及与交流的可持续机制。
现状与影响
组织与队伍:体系化、年轻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形成省市县多级网络。
创作与传播:出版《江西散曲》《中国当代散曲大典?江西卷》《江西当代散曲百家》等,会刊与微刊持续更新,影响力外溢。
学术与交流:2024年吉安举办第六届当代散曲创作学术论坛,推动理论与创作并进。
小结
江西散曲以“元明高光—近现代式微—当代振兴”的三阶段演进,依托周德清、刘时中等前贤遗产,在当代组织化推动下,实现了从个体创作到社团化、学术化的跃迁,成为全国散曲复兴的重要板块。
2025年金秋,江西散曲专业研究会﹙江西散曲社﹚迎来十年华诞,今再以散曲作品记之。欢迎大家点评!
弦歌十度谱华章,赣水千帆载韵长。笔耕千亩诗心唱,清音悠会堂。良辰同醉曲流觞,同话十年事,还添意气载飞扬,圣地神曲万年芳。
附徐人健会长原玉:
〔双调·水仙子〕江西散曲十年庆典迎宾曲
浪花十载不寻常,帆影千重赣水香。墨痕万卷风情酿,宫商处处扬。时光如此难忘,一揽曲家事,当知才子狂,江右雅韵永流芳。
注:【双调·水仙子】小令、散套、杂剧。亦入中吕、南吕。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冯夷曲。
曲谱:×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去,平平平去平(上),x平x、×仄平平。平平去,×仄平,×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