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风)诗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2025-07-17 23:59:19)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八十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卢沟桥上的弹痕仍在岁月中凝结成永恒的警示。当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传遍神州,那穿越八年烽火的欢呼,至今仍回荡在历史的长空。
从淞沪会战的血沃江滩到台庄战役的尸山骨海,从平型关大捷的锐不可当到滇缅公路的生死运输,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金陵城的三十万冤魂、重庆上空的漫天弹雨、太行山区的民兵号角、陕甘宁边区的生产硝烟,每一段历史都浸透着不屈的呐喊。无数志士横刀立马,用碧血丹心诠释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胜利从来不是偶然。它是当时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的决绝,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是海外侨胞万里驰援的赤诚。当受降书上的墨迹干透,中华民族终于在废墟上挺直了脊梁,将百年屈辱涤荡一空。
值此八十周年纪念之日,9月3日的神州大地将旌旗猎猎。到时,长安街上将演铁流滚滚,方阵威严踏碎晨霜;长空之上战鹰列阵,银翼划破秋光。这盛大的阅兵不仅是钢铁长城的庄严亮相,更是对先烈的深情告慰——当年他们用血肉守护的山河,如今已如他们所愿般安宁强盛。那时,当军乐奏响时,我们仿佛能听见八十年前的冲锋号与今日的强军曲隔空共鸣,诉说着从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今日回望,靖国神社的妖雾仍未散尽,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时有涌动。但卢沟晓月照初心,太行松涛传警钟,八十载岁月沉淀的不仅是伤痛记忆,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传承。让我们以史为鉴,以志为铭,在和平年代续写民族复兴的华章,让先烈的鲜血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应时应景作此篇。欢迎大家点评!
七排•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通韵)
卢沟弹迹印苍冥,八秩光阴恨未平。
淞沪尸寒江浪涩,台庄血溅阵陔腥。
通途滇缅火云怒,旗展太行天日明。
卅万冤躯垂建业,数年关燧照燕京。
横心志士头颅掷,月影游军草木鸣。
终见倭奴输降表,始教华夏复安宁。
忠魂已化山河骨,浩气长涵赤县精。
莫忘狼烟钩锁我,当将史鉴砺刀兵。
【正宫·塞鸿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卢沟晓月伤痕旧,台庄血沃山河瘦。太行旗卷风云骤,金陵骨冷冤魂叩。烽烟八秩消,浩气千秋奏,警钟长绕神州宙。
缅国客冢埋忠柩,平型关险摧倭寇。受降坊下天平构,靖国社里妖氛厚。初心鉴汗青,壮志承英秀,莫得历史蒙尘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