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葡萄:葡萄架下的甜蜜叙事
(2025-06-18 15:51:34)分类: 个人诗文 |
横江葡萄:葡萄架下的甜蜜叙事
文/罗余作
六月熏风,七月流火,赣中大地渐渐滚烫着暑气,然吉安县横江镇,在葱茏绿意中藏着一方清凉的甜梦。这片被禾河水滋养的土地,因葡萄而闻名遐迩。每一颗圆润饱满的果实,都凝结着阳光的温度、土地的深情,以及农人的智慧与汗水,编织出一段关于自然馈赠、匠心传承与乡情绵延的动人故事。
横江镇地貌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摇篮。四周丘陵环抱,恰似一道道绿色的屏障,将喧嚣隔绝在外,为葡萄生长营造出静谧的环境。禾河水悠悠流淌,宛如一条飘动的丝带,为这片土地带来丰沛的水汽。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氤氲在葡萄藤蔓间,滋养着每一片嫩绿的叶子、每一串初成的果穗。独特的微气候,让横江镇的昼夜温差恰到好处。白天,葡萄尽情沐浴阳光,积累糖分;夜晚,清凉的山风拂过,延缓果实的呼吸作用,使得糖分得以充分沉淀。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仿佛是上天为培育优质葡萄量身定制的“温床”。
早春时节,寒意尚未褪尽,横江镇的葡萄园里便已热闹起来。果农们踏着晨露,手持修枝剪,穿梭在藤蔓间。他们眼神专注,动作娴熟,仔细修剪着多余的枝丫,宛如在雕琢一件件艺术品。“剪枝可是个技术活,要留下壮实的枝条,才能保证果子的养分。”老果农王大爷一边忙活,一边向年轻一代传授经验。修剪后的藤蔓整齐排列,在春风中舒展着身姿,等待着新生命的萌发。
随着气温回升,嫩绿的新芽从枝条间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渐渐地,嫩芽长成叶片,巴掌大的叶子层层叠叠,在阳光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藤蔓沿着支架攀爬,编织成一片片绿色的帷幕。此时的葡萄园,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碧波荡漾,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生命的赞歌。
到了初夏,葡萄藤上挂满了米粒大小的花苞。花苞簇拥在一起,宛如繁星点点。果农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为葡萄疏花,确保每一串葡萄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疏花就像给孩子分配口粮,不能多也不能少。”李婶笑着说。在果农们的精心呵护下,花苞渐渐绽放,淡黄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引来了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
花谢之后,幼果开始生长。起初,它们只有绿豆般大小,青绿色的果皮上还带着一层绒毛。随着时间的推移,幼果逐渐膨大,颜色也由青转紫。七月盛夏,横江镇的葡萄园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一串串葡萄沉甸甸地垂挂在藤蔓上,宛如晶莹剔透的紫玛瑙,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走进葡萄园,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果香。伸手摘下一颗葡萄,圆润的果实握在手中,仿佛握着一颗清凉的宝石。轻轻一捏,薄如蝉翼的果皮便裂开,露出晶莹的果肉。放入口中,汁水四溢,甜中带酸的滋味在舌尖绽放,令人回味无穷。不同品种的葡萄有着不同的风味:夏黑葡萄黑如墨玉,果肉紧实,甜味浓郁;巨峰葡萄紫中带红,果香四溢,酸甜可口;醉金香葡萄宛如金色的珍珠,香气扑鼻,甜润醉人。每一种葡萄都以独特的口感,诠释着横江土地的富饶与神奇。
横江葡萄的美味,不仅得益于自然的馈赠,更离不开果农们的辛勤付出和匠心培育。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果农们坚持使用有机肥,拒绝使用化学农药。他们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每一株葡萄树。除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我们种的是葡萄,更是良心。”这是横江镇果农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守,让横江葡萄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成为了江西省著名商标、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丰收时节的横江镇,宛如一个欢乐的海洋。清晨,天还未亮,葡萄园里便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果农们打着手电筒,穿梭在藤蔓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葡萄。他们的动作轻柔而迅速,生怕碰伤了娇嫩的果实。装满葡萄的竹筐堆放在地头,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
太阳升起,收购点热闹起来。一辆辆满载葡萄的三轮车、卡车从四面八方赶来,车斗里的葡萄堆成了小山。收购商们仔细检查着葡萄的品质,称重、记账、装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果农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年的辛苦付出,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横江葡萄的销售渠道也发生了变化。年轻一代果农纷纷开启直播带货,他们站在葡萄园里,对着手机镜头热情地介绍着横江葡萄的特点和优势。“家人们,看看我们横江的葡萄,颗颗饱满,汁多味甜,现摘现发,包邮到家!”在他们的努力下,横江葡萄走出了江西,走向了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横江葡萄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横江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横江镇,关于葡萄的故事代代相传。据说,早在明清时期,横江镇就有种植葡萄的历史。那时,葡萄是达官贵人餐桌上的珍品,只有少数人能够品尝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葡萄种植逐渐在横江镇普及开来,成为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每年葡萄丰收之际,横江镇都会举办葡萄文化节。文化节上,葡萄采摘、葡萄品鉴、文艺表演等活动精彩纷呈。游客们走进葡萄园,亲手采摘葡萄,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品尝着新鲜的葡萄,感受着横江镇的热情与好客;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表演,领略着横江镇的文化魅力。葡萄文化节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横江镇乡村旅游的发展。
小时候,我们吃到的大都是路边的野葡萄,偶尔也有在庭院里培植几株。最难忘的是七夕那天听大人们讲葡萄的故事。相传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上相会。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相信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甜言蜜语。这个传说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浪漫色彩,也让人们在炎炎夏日中找到一丝清凉和期待。虽然现代人不再相信真的能听到对话,但这个传统习俗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文化和情感的寄托。牛郎织女的故事讲述了牛郎与织女相爱却因王母娘娘的阻挠而无法常相伴,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通过鹊桥相会一次。这个节日逐渐演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之后得知,葡萄是世界最老的果树树种之一,别名又叫蒲陶、草龙珠、赐紫樱桃、菩提子、山葫芦等。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一般花期4-5月,果期8-9月,因地域及品种的不同,有些差异。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可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可见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我国最早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是《诗经》,但里面说的是野葡萄,六月食郁及奠,奠就是野葡萄。这反映出殷商时代的人们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今天我们习惯上说的葡萄,指的却是欧洲葡萄,是在汉武帝时期才来到中国的。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苜蓿随天马,葡萄出汉臣,葡萄和苜蓿随着天马和张骞传入中国。唐代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写道: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诗里的蒲桃指的就是葡萄。
葡萄其果实成串多粒,在我国的文化象征意义:表示“多子多福”(寓意人丁兴旺);种一颗种子,结上万个果实(寓意一本万利);葡萄还代表着丰收富足,我们可以用葡萄祝愿家里人的生活能够一直富足下去,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葡萄在西方的象征意义:葡萄是宽容、博爱的象征,柔和的葡萄紫色,代表着关心,给人安全感。在《圣经》中,葡萄藤是洪水过后诺亚种下的第一颗植物。
横江葡萄是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的特产。二十五年前,以萧章瑛等领头羊成为了横江葡萄开拓者,他们拓开了一片农村的新天地!吉安县横江葡萄自此横空出世。横江葡萄藤蔓、果状、颜色与外地葡萄区别不大,但它是从瘠地荒坡上发展成大产业,村民致富,乡镇驰名,且不断淘汰落后产品,培育优良产品,产品一直旺销。这里的葡萄粒大个圆、品昧俱佳的“横江葡萄”以其独特的魅力正从吉安县这片红土地昂首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2010年荣获“中国葡萄之乡”美誉。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横江葡萄是2020年07月19日星期日下午,陪同南昌、抚州、宜春、新余等地的九三学社社员去那采摘葡萄。中午,在永和吉窑早庄午餐之后,一行人三部车一路前行。途经领略到横江镇政府葡萄示范基地,一块面积达几十亩的葡萄园。之后,开进了我们相约的葡萄采摘园。停车驻足,眼前的果园阳光充足,空气清新,葡萄藤蔓沿着竹架自然生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画。进园体验时,庄主讲,“如今的横江葡萄谷,葡萄硕果累累,游客纷至沓来。游客不但可以采摘葡萄、瓜果,今后还可以体验农家餐饮、垂钓、葡萄酒制作等活动。”看他满脸笑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还自豪地告诉我们,今年葡萄市场受疫情影响,自己和老婆在家种几亩葡萄,一年的纯收入达三、四万元,比在外打工的儿子强多了。我们初到他家的葡萄园,他摘来葡萄、西瓜,让我们品尝了个够。我们兴奋地在葡萄园穿行,有的抓紧拍照,有的细致观察,有的快嘴品尝。园内的葡萄与我小时候所看到的葡萄架里的不同,它附在一根人头高的水泥柱上,茎蔓更粗,叶片更阔更厚,在宽阔的叶片下挂着一串串可人的葡萄,像珍珠,像小柿子,像算珠,像珊瑚,像灯笼,像花生,像玛瑙,千姿百态;有的暗红,有的'青绿,有的紫黑,有的黄白,有的绛紫……色彩纷呈。这里葡萄的个头也比我在别处吃过的要大多了,成熟了的都有中指头大小,它们一粒粒地挨挤在一起,仿佛几十个团结一心的小兄弟。我忍不住地扒开护纸拣了一颗紫黑的摘了下来,放在嘴里,那鲜嫩酥脆的果肉仿佛溶化了,满嘴都是汁液,满嘴都是甜味,使人感觉甘甜爽口,心旷神怡,那一身的燥热,一身的疲惫竟悄然消失。当我们载着一路风景离开时,我在嘴里回味着横江葡萄的甜味儿。
如今,在横江镇的大街小巷,葡萄元素随处可见。葡萄造型的路灯、壁画,以及以葡萄为主题的农家乐、民宿,都在诉说着横江镇与葡萄的不解之缘。葡萄还融入了横江镇的民俗活动中。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当地百姓都会用葡萄制作各种美食,如葡萄糕、葡萄酒等,寓意着生活甜蜜、幸福美满。
横江葡萄承载着横江人的乡愁。对于在外打拼的横江游子来说,葡萄是家乡的味道,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牵挂。无论走多远,每当想起家乡的葡萄,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许多游子返乡创业,投身于葡萄种植和相关产业,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葡萄产业更加兴旺发达,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横江葡萄的美味,了解横江镇的故事。
当下,横江镇的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大棚种植、滴灌技术、物联网监测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让横江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横江镇还积极发展葡萄深加工产业,开发出了葡萄干、葡萄汁、葡萄酒等一系列产品,延长了葡萄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站在横江镇的葡萄架下,看着硕果累累的景象,仿佛看到了横江镇美好的未来。横江葡萄,这颗镶嵌在赣中大地的明珠,将继续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以它的甜蜜和芬芳,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向往与眷恋。
今以一曲〔中吕·满庭芳〕歌横江葡萄。
横江翠廊,葡萄气象,果挂晴光。透头玛瑙枝头晃,暗酿琼浆。沃土郁生根茁壮,暖风催熟果芬芳。蜂蝶荡,市歌唱响,日月旺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