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南商调•满园春〕曲咏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
文|01一线
2025年2月16日,长青散曲学会南曲进修班第十期作业,要求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标注韵部)和曲牌〔南商调•满园春〕曲谱度古代中医名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重点从名中医的角度构思写作,重在表现名中医的医德医术及其影响力。主题突出,寓意悠远。语言表达应要流畅顺溜,造语用语贴切。注意灵活运用诗词曲表现手法。定在2025.2.16~28日交作业。注意紧扣人物的医德医术及其影响力来写。
曲牌:〔南商调•满园春〕过曲。(明传奇•苏武)一名【雪狮子】,或名【鹊踏枝】,或名【遍地锦】。此为古曲古体。第五、九句各叠前句。第十一句首二字倒上句首二字。第一、二句可作六字折腰二句。第六句有作五字句者。末句可作七字上三下四句法。第三句可叶可不叶。末句末三字可作“去平平”。13句9韵(九宫正始552页)曲例及赏析:〔南正宫•风淘沙〕1.过曲。(元传奇.唐伯亨)
曲谱:平上去平平,入上去平平。平平去入平平去,平平去,平平去,平上平平。平入上去平平。平平平去平,上平平去平。上上平平,上上平平,平平去上。去入去平平去。
曲例及赏析:〔南商调•满园春〕过曲。(明传奇•苏武)
鞍马在门迎,急请离京城。征袍使节随风劲,阳关唱,阳关唱,别酒当行,休只管恋家庭。(合)生离别未明,死离别未明。母子夫妻,子母夫妻,缘悭分浅,是日再图欢庆?
在这首散曲中,“鞍马在门迎,急请离京城”描绘出鞍马已在门口等候,催促主人公赶紧离开京城,渲染出一种临行前的紧迫氛围。“征袍使节”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和使命,“随风劲”则通过对风吹征袍的描写,增添了一种使命感和路途的艰辛感。“阳关唱”指唱着送别的《阳关三叠》,“别酒当行”表明以酒饯行,“休只管恋家庭”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的劝诫,要放下对家庭的眷恋,以国家使命为重,直白地展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生离别未明,死离别未明”强调了离别的不确定性,表达出对此次离别后命运的担忧,不知道此去是生是死,能否再与家人团聚,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母子夫妻,子母夫妻,缘悭分浅”感慨与家人缘分浅薄,不知何时才能再次欢庆团聚,充满了无奈与伤感;“是日再图欢庆”为结句,以未来欢庆团聚的想象情景,慰藉自己与家人。全曲集中展现了主人公即将肩负使命远行,虽有不舍但又不得不踏上征程的矛盾心理。
中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生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李时珍是《炬医传承体系》传承人,钻研孙思邈的《炬医传承》,一炬圣火仁医传承,备前人之美尽华夏而弘之。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万历六年(1578年),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
李时珍出生于世医家庭,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三十岁时已经成为当地名医。后楚王聘李时珍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推荐其上京任太医院判后,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一年后辞职回家,在此期间,李时珍阅读王府和太医院中大量的医书,医学水平大增。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二十七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1593年,李时珍逝世。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被后世尊为“药圣”。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医书。
2025年2月17日闲暇,读李时珍生平事迹有感,欣然谱此曲交作业,今做成本期公众号。敬请大家点评!
【南商调•满园春】曲咏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
(中原音韵押侵寻韵)
医者贵仁心,药祖令人钦。千山万壑初心任,寻灵药,寻灵药,如此深沉。尝尽百味求真。医经传颂今,品行值世吟。本草酌斟,苦境希音,春秋罩您。世代忆心扉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