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曲)〔中吕·喜春来〕贺《茶余雅聚》微刊发刊百期
(2025-02-17 00:04:22)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古往今来,文人有雅集、游宴之风。他们“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相聚一起,以文会友,游览山水,诗文相和。他们以琴、棋、书、画作伴,以酒、茶、香、花助兴,既随意又风雅,既满足了书画雅好,又提高了文化修养。
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次雅集。三国时期,曹操与儿子曹丕、曹植在邺下,常集宴云游,诗酒酬唱,成一时风气的“邺下雅集”,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后来的文人雅聚中,古代最负盛名的莫不过三大雅集,即以研究书法为主的兰亭雅集,以切磋书画为主的西园雅集和以研磨昆山腔为主的玉山雅集,为后人留下大量名垂千古的文艺作品。
兰亭雅集: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会稽内史王羲之召集著名文士谢安、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等四十一人,燕集兰亭。
他们即席赋诗,自由吟唱,按照“金谷酒数”罚酒,利用自然蜿蜒的流水让羽觞(带耳的酒杯)顺流而下,漂到谁面前便需作诗一首,这就是屡被后人称道的“曲水流觞”,是东晋文人的一大创举。本来兰亭雅集中的作书是一种无意之举,即主人王羲之并非想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书法艺术,他只是用鼠须笔、蚕茧纸起草序文而已。然而,这篇序文手稿的书写,因艺术造诣空前绝后,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名气的经典之作,“兰亭集会”也因此成为雅集史上的传奇。
西园雅集:进入北宋以后,一系列优待文士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带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又因当时出现的收藏热潮,所以,除皇室书画鉴藏外,私人鉴藏也十分活跃。宋神宗年间的驸马王诜,既是文人书画鉴藏家,又身为皇亲国戚,所以自然免不了与文人士大夫交往切磋。
他家的宅园(西园)是当时京城主要的雅集中心之一,其私第之东筑“宝绘堂”,专藏古今法书名画,风流蕴藉,大有王谢家风。宋元丰初年,王诜邀请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襄、秦观等十六人,集会于西园,一起吟诗作赋、鉴赏古董、抚琴挥毫、谈禅论道.......,这就是著名的西园雅集。西园雅集在两宋隐逸、崇道、尚雅的风气影响下,弹琴的场景取代了丝竹合鸣,烹茶品茗取代了推杯换盏,琴与茶成为了新的主导元素。雅集的活动也更加多元和松散,有挥毫题字,有抚琴拨阮,有打坐参禅,艺术氛围浓郁。人们的性情、心态趋于淡泊、闲适,皆自得其乐。在宋代,雅集已经成为文人生活雅趣的集中载体。西园雅集把魏晋名士对于“自然”的向往,转换成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理想的极致,成为后人追慕不已的文坛佳话。
玉山雅集:元统治时期,南方的士人失去了宋时的文化优越地位,而且,元代高级官僚阶层的世袭制,使他们政治上被受歧视。这时,才子们将本可用于辅政的才华往散曲、杂剧、绘画转移,他们“围棋递相,打马投壶,撇兰颠竹,写字吟诗,蹴鞠打诨,作画分茶……九流三教事都通”。汉族士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所不在”。他们通过组织雅集、文会等形成文人们的交游圈和文化圈,齐声合唱,声势浩大。
顾瑛(公元1310-1369年),元后期江南名士,诗文皆通,书画俱佳,又是当地三大巨富之一。他不惜重金在风光旖旎的绰墩山旁,建起了闻名遐迩的“玉山佳处”,筑有桃花轩、春晖楼、秋华亭、芝云堂、可诗斋、读书舍、小蓬莱、百花潭、鸣玉洞、春草池、白云海等36处景点。景区内除了种植江南常见的芳草翠竹外,还注重引进奇花异木,以产生物稀为贵的新鲜感。如曾引进难得一见的并蒂莲,为玉山佳处增色添彩。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吸引着不少慕名而来的人们一睹为快。元末,顾瑛在这里召集时人雅集,由杨维桢主盟,前后持续二十年,参与其中的文学家与艺术家多达三百余人,一时名流如云。玉山雅集虽以酬唱诗文为主,诗人也多兼书画,故书画交流必在其中,所以文雅诗画之气极盛。
大画家张渥用李公麟法作《玉山雅集图》,杨维桢为之记,文中赞雅集:“称美于世者,仅山阴之兰亭,洛阳之西园耳,金谷龙山而次弗论也。然而兰亭过于清则隘,西园过于华而靡也,若今玉山之集非欤。”西园雅集成为古代文人雅集的一个高标。
文人雅集把“闲下来”的文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彼此切磋又各挥所长,在同属于一种理想化、艺术化,享天下之乐的集会中,灵感无限激发,为世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瑰宝。
说到文人雅集,我便想说现代农民诗歌文学的《茶余雅聚》。它便是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下辖镇大牛店农民的一个文学组织,群体交流的诗歌文学作品主要有诗(含新诗歌)、词、曲,也兼有其它文艺活动。我是应邀加入的一个外地来此学习荼曲小令的散曲爱好者,经过他们的熏陶,我便对散曲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茶余雅聚》群中的大多数人组建了原平市大牛店农民散曲社,隶属于黄河散曲社及其原平市大牛店农民散曲社。大牛店镇地处原平市中西部,东与大林乡接壤,东南与西镇乡毗邻,南为解村乡,西南为楼板寨乡,西与轩岗镇相连,北为段家堡乡,东北与崞阳镇相邻,距原平市区约15千米,区域总面积181.29平方千米。大牛店属农区型村庄,临近阳武河,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全村以玉米种植为主,谷类、杂粮为辅。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 17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69%。东与大林乡接壤,东南与西镇乡毗邻,南为云水镇,西与轩岗镇相连,北为段家堡乡,东北与崞阳镇相邻,338国道贯穿全镇, 距原平市区约 15千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现有 20个行政村,总人口 7344户21746人,常住人口4103户7529人。
众所周知,古代的山西诞生了众多的散曲大家:有散曲的开山鼻祖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有与张可久并称为“曲中李杜”的乔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华诗词文化的繁荣,散曲的创作和研究也在全国复兴。散曲界公认,在散曲复兴的路上山西走在了前列。近年来,山西散曲研究者和创作者人才大量涌现,深刻反映社会生活,雅俗共赏、生动活泼的散曲作品如百花齐放,似春色满园。山西原平市及其大牛店农民散曲社和王友仁、王连弟等家庭荣获了中华散曲之家称号。
《茶余雅聚》微刊便是由农民王友仁群主等一干人创立管理的文学电子刊,主要收集群里的农民的文艺作品。
近日,作为成员,欣闻《茶余雅聚》微刊发刊百期,今以曲相贺。作此篇以记之。欢迎大家点评!
(中原音韵押支思韵)
微刊期百今朝至,众艺群英伟志支。尘泥踏出锦华诗。奇志尔,无往得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