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年味儿里的中国|大年初迎财神
(2025-02-02 10:48:41)分类: 个人诗文 |
(诗文)年味儿里的中国|大年初迎财神
文|01一线
今天2025年2月2日乙巳正月初五,星期日。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所谓“不破不立”,过了今天,民间诸多禁忌皆可破,是个辟邪除灾、迎福纳祥的好日子。
想要“破五”仪式感拉满?有个终极秘诀:扫帚挥得猛,饺子吃得撑。保持好心情,财神追着宠。“破五”“破”的是穷困运势,“破”的是松懈心态,“破”的更是舒适圈。
农历正月初五,除了“破五”,还是“接财神”的重要日子,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中国民间的信仰传统,并在明清时期达到盛行。据民间传说,正月初五为财神的生日,成为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财神被视为五路财神,寓意出门五路皆能获得财富。清代文献《清嘉录》记载,正月初五为路头神的诞辰,人们会以金锣爆竹、牲醴等物品迎接财神,这一活动被称为“接路头”。
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对财富的态度较为朴素,财富的职司被赋予了许多神灵。早在宋代或更早期,春节期间便出现了请禄马与财马的习俗,其中的“马”指的是绘有神像的纸品。由于古代社会重视“禄”,即通过功名获得官职和固定俸禄,财富也被视为禄的一部分,财与禄的结合反映了中国人逐渐重视财富的文化趋势。财马因此成为财神的象征。
接财神,又称为迎财神,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表现为迎接财神以祈求财富和好运。
接财神习俗源于中国农耕社会,财富职司被赋予众多神灵。宋朝春节习俗中出现请禄马和财马现象,财马逐渐成为财神的象征。
清道光年间至辛亥革命,接财神习俗逐渐兴起并普及。1840年,张春华在《沪城岁时衢歌》中首次记录此习俗,随后在上海地方志和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最初主要为商家活动,后来逐步成为全民参与的传统节日习俗。过去,接财神活动多为集体性质,具有行业性特点,通常以庙会形式进行;而当代的接财神活动则更多偏向个体化,主要表达个人的财富诉求。接财神民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大多来自道教,历史上集体庆祝使得财神信仰得以形成并传承至今。道教与接财神民俗密不可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想动力,也成为这一民俗活动的核心文化背景。
大年初五鞭炮响,财神驾临来报到,财气福气都到场,正财偏财都来到,金银财宝满腰包,收入多多像涨潮,烦恼统统都跑掉。事业顺遂步步高,家庭幸福没烦恼,日子越过越美妙,好运天天把你抱!事业有成步步高,家庭美满没争吵,幸福生活将你罩,好运永远不会少!愿大家新的一年,满怀热爱、锐意进取、突破自我!
今晨,应“破五”,“接财神”的重要日子写诗一首献给大家,欢迎点评!
七律·乙巳大年破五迎财神日
乙巳财神驾运头,礼花爆竹喜清眸。
金银怀宝满堂鼓,锦绣年华正节谋。
问俗诸关从此破,修田一望相期畴。
辟邪迎福开春灶,如意呈祥上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