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励志文)培养理想、信念与责任

(2024-10-04 22:45:18)
分类: 感想体会

(励志文)培养理想、信念与责任

|01一线

什么是理想?现代汉语辞注释有两个含义,一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二是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理想的第二个含义很复杂,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发展的目标,这其实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每个个体利益的博弈。理想的第一个含义里包含的因素之一是个人的奋斗目标。

我们为什么要有理想?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的确,远大的理想是黑暗中的明灯,它,会成为你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理想。拥有一个好的理想,正确的目标便等于成功了一半。人生因为有了理想而有意义,生活因为有了理想而丰富多彩。

从小到大,人是为梦想而活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和各种各样的体验,人会随时调整内心的价值取向的,最终定型的或许就是我们要的最终理想。无谓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志之人。有了志向,人就会向着这个目标逐步的前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现代人当以时代使命为理想,少年毛泽东胸怀大志,勤于独立思考,反对私塾里那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多用脑子,才能发现問题、研究问题,学得扎实、记得牢靠。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读了许多书之后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所学的课本及课外的故事书大都是歌颂帝王将相、圣人君子,而没有歌颂穷苦百姓的呢?这事他思考了很久,后来他发现:原来这些书都是为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人写的,而不是为穷苦百姓们写的,这种情况太不合理了,应当改变。毛主席的理想,就是在人间建立大同世界。他留下的《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就是表达这种理想。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是教条式的理解和机械式的实践,思想是我们作为一个人首先要确立的,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做事首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大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否则就是南辕北辙,我们做的越好,离我们要得结果越远。当然中间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合适的途径,但是这种方法和途径可以不拘一格,可以采取一切有力的方法,谋略。这些并不意味着是所谓的小人之道,全部的区别在于究竟是站在正义前进的一方,还是邪恶倒退的一方。

朱熹坦言相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则认为,理想是事实之母。是啊,理想就是心中信念,引领我们走向成功。而责任正如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在茫茫人生大海中博击波涛、勇往直前,驶向光辉。

可是,理想的艰难,是人生所不能想的到的,理想的打击与破碎,也是人生不堪忍受的,但是,为什么还要追求理想呢,那是因为现实生存的就艰难,就痛苦就压抑。我们能感知,却无法判断来源。我们能判断来源,却又无力抗拒现实。千百年来,谁的心灵自由过,谁的思想轻松过,个人的命运在权势和金钱的压迫下,奔波展转,无意义出生,无意义死亡。

我们不敢奢求能达到至高的宗教人生境界,但也应力求进到艺术人生的高度,而不使自己落入世俗人生的低谷……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承担责任,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具备的品质。也只有树立理想,承担责任,我们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阻碍,走向最后的成功。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他们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诠释了人类的理想和责任。诸葛孔明不忘:“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除嫌吝,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昭君凭着自己的气魄与胆量,毅然挑起使国安的责任,树立了为国为人的目标,远嫁他乡。茫茫大漠,黄尘漫天,长鸿孤雁,泪打琵琶,琴韵悠悠,昭君却义无返顾,是责任目标让柔弱如水的她做出了这样壮举。先烈们更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绽放出了伟大光芒,足以让其有限的生命变成永恒。“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党人写就的豪言壮语,虽然它已经成为陈年往事,但在今天仍不失为一句喻世恒言。生在当代,学在当代的我们应当追求理想、勇担责任。人生的使命在于不断的接近理想,不断的冲击旧人,但是做起来是艰难的,这样的路程是多么的漫长,这样的付出是多么的惨重。因为理想也是有标准的。理想就像是搭房子,房子搭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要靠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理想是心中定的一个奋斗目标,不能太大,如果不切实际,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不能太小,这样的理想实现了也无大意义,理想应是切合实际,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的一种有意义的人生目标。理想必须是正当的,积极向上的,它的实现既能引导自己走上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又不会损害别人的利益,相反对别人也是一种有益的帮助。

人总是愿意快乐的活着,永远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赚钱就是最快乐的事了,自己喜欢的事就是理想啊,去努力做事就是实现理想的过程了。当你实现了最初的梦想的时候就会有更远大的理想出现,比如,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演员你不可能停止下来永远演偶像剧当个普通演员吧,也许你会想到自己制片,自己当导演,来拍自己想拍的故事,然后走出中国放眼世界?这个过程应该会贯穿一生,而且会很快乐。就算最后没有实现的话也不后悔,你也是一直在努力的过程中。如果没去尝试,也许老了,你会想,如果当初去努力一下,现在就是另一番样子了。我觉得,如果真的是理想,并且愿意为他奋斗,那么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实现理想是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有的人的理想是要有敏捷的手脚,有的人的理想是要有高明的医术,有的人的理想则要有健康的体魄。当一名作家,必须知识渊博。而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在《写给我自己》一文中描绘了自己的理想。

少年不知云愁味,乡下环境培养出我对大自然的新奇感,而产生想知道大自然存在的这些秘密。为此,我认真掌握历史、地理、天文、自然等学科方面的常识。那个时候,为了接受天空的召唤,经受超重的考验,我拼命锻炼身体,同时重点钻研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消化这些学科的理论部分。后来随着知识面的扩大,我的视野开阔了,心情也舒畅了,头脑也丰富了,那时就有这么一个高远的想法: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无数革命先烈至死不移的信仰,是前人未完成的事业,也是历史赋予的既光荣又艰巨的重任。

我们不仅要认识地球,而且还要开发整个宇宙,用知识和智慧造福祖国,造福人类。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祖国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科技人才。那时,理想给了我巨大的前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当时,我心想:要实现每一个理想并不是那么容易,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复杂的计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我要努力掌握高深的知识,也要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像钢铁一样结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仅要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果断的性格和足够的胆识。而一个人只要有了伟大的奋斗目标,他才会变得勇敢和坚强。

1982年,我以中学最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我日志里这样写道:在大学里,我要系统地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足够的科学词汇,以便有效地进行交际,还要懂得一些诸如增进身体健康,保障安全以及了解周围环境等有用的常识。我是学机械制造的,我国的机械制造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是落后的,许多重要的大型设备还需从国外进口,因此,我更要立志学好机械制造与设备自动化专业,为将来制造机器和设备奠定基础。另外,我还想掌握一门技术电子计算机,因为未来的世界是电子的世界。如有可能,我还想报考研究生,争取继续深造。

这就是我大学时的理想,但是,我的最高理想未变,为党的事业,为人类社会服务。大学阶段,我非常崇尚雷锋、保尔,崇尚飞机的发明者莫扎依斯基,时刻以他们为榜样,培养自己象他们那样勇敢,顽强和坚定。因此,我的理想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大学四年,我处处不忘编结自己的知识之网。1986年,我大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后来,也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当一名工程师的理想,我没有选择党政机关工作,而是带着老一辈的嘱托,我先后来到化工和卷烟生产企业工作,主要从事生产工艺、设备技术、企业管理、网络与信息技术等领域。1987年,我晋升为一名助理工程师。党的十三大报告把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现状的认识,技术与管理这两个轮子必须协调地运转才能进步。

在六年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易中毒的复杂化工工艺产业链管理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也磨炼了我吃苦的精神。让我初步掌握了工矿企业生产流程与装备、安全、工艺(质量)企业和信息化管理、厂情与基本法则、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文字与口头表达等知识系统和能力结构。九一年我晋升为工程师,受命参加卷烟厂筹建,主管设备、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九十年代中期,我厂有了计算机初步应用,计算机286时代,我重现了过去的兴趣,以大学里掌握的电脑知识为基础,我开始徜徉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日常参与计算机应用服务。这个世纪初,我又荣幸地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和网络安全管理师。此时,党的十六大吹响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号角:“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就告诉我们,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并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作为一个新事物,需要用新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工厂实践昭示我,理想难得难为,需要信念与责任来保证实现,为此,至少要从三方面努力,一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象电影或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太理想化,太梦幻化。更不能象镜中月,水中花一样虚无缥缈,挂在天上。二要不断的学习。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现代教育也大力提倡终身教育理念。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才能在机遇来临的时候,迎接挑战,面对挑战。三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而不能好高务远,更不能原地踏步。

实现理想与坚定信念紧密相连。所有的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我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需要我们保持对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赖,并有坚信不移的想法。信念的来源是对自我本能本性的意识与唤醒,是个体本能本性中可与其行为志向、志趣相统一的理想责任,激发我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以实现与基本需求和欲望相应的行为志向。例如,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是理想信念,这种信念在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领人民攻坚克难,无往不胜

有了理想和信念,一个人的行动主要表现在其责任。世界上的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其内涵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责任制度和责任成果五个方面。具体来说,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主要体现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具体体现在无条件去履行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承担言行中的过失。在社会中,每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也意味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我们任一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负责任的行动发生在义务中,给予人自由。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工作中养成多看多问多学多干的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样,才会为逐步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春也好,岁月也罢,人的一生是短暂而美好的。但是,要生活,就必须去拼搏,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所有年轻人都会为了心中的梦想,奉献出自己的青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是什么工作,都是为了生存,为人类服务。

理想无论大小高低,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的感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当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时常常会忽略了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和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每个人就在这样一个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你看见自己心底真正的愿望呢,我们往往被遮蔽的是心里真正隐秘的心灵的声音。但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讲到有一个人他自己觉得有抑郁症的前兆,每天很不开心,然后去看心理医生。他跟医生讲,他说我们每天就是害怕下班,我在工作的时候没关系,但是我只要回到家里我就会感到惶惑,我不知道我心里真正的愿望是什么,我无所是从,我不知道我在生活里面该选择什么不该选择什么,然后越到晚上心里面越会恐惧越会压抑,所以夜里头会整夜失眠,长此以往我就很害怕,怕我会有抑郁症,我这样的症状只有经过一夜的煎熬,到了第二天早上上班,进入我的工作状态就好了,听说这怎么办呢。这个医生一直听他倾诉,然后想先给他一个建议,说你看我们这个城市里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他每天都有表演,他的喜剧演的好极了,所有去看了以后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他说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演出,你看上一段时间回来我们再聊一聊,看一看你这种抑郁前兆的状态是不是有所调整,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商量方案。医生说完以后,这个人很久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望着医生的时候,医生看见他已经是满面泪水。很久他对医生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就是那个演员。其实这好像是一个寓言,但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大家可以想一想,当每一个人已经习惯于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欢欣的表演,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理想,这是成功的职业,在这个时候还有多少心灵的愿望受到尊重呢,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离开职业角色之后反而觉得仓惶。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说在隆冬来临之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为过冬做准备。第一只田鼠就拼命地去找粮食,把各种谷穗、稻穗一趟一趟地搬进田鼠洞;第二只田鼠就拼命地去找御寒的东西,把很多的稻草棉絮都拖到他的洞里;而第三只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悠悠荡荡,一会儿抬头看看天,一会儿抬头看看地,一会儿躺一会,弄得它的那两个伙伴一边在忙活,一边在指责它,说你看你这么懒惰,你也不为我们的御寒过冬做准备,那真到了冬天怎么办呢,你看看你这么游手好闲。这只田鼠也不辩解。后来冬天真的来了,三只小田鼠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小耗子洞里面在过冬的时候,发现吃的东西不愁了,御寒的东西也都齐备了,然后每天在这里无所事事,终于大家就百无聊赖了。当大家开始难受的要命的时候,第三只田鼠开始给那两只田鼠讲故事,他说就在那样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在田埂上遇到了一个孩子,他在做什么;又在那样一个秋天的早晨,我在水池边看到一个老人,他在做什么;我曾经听到人们的对话,我曾经听到鸟儿在唱什么样的一种歌谣,所有的这些我当时都记录下来了。其实到这个时候,那两个伙伴才知道这只田鼠在为大家储备了过冬的阳光。也就是说,这种表面看起来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这个时候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所有外在的仪式不过是为了一个内心的安顿,那么这种安顿是需要我们去敏锐地感知世界节序变化,感知四时,感知山水,感知风月,这一点可能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是特别的奢侈了,因为今天这种现代化,反季节的事情太多了,到了盛夏的时候屋子里有空调,凉风习习;到了寒冬的时候屋子里有暖气,温暖如春;到了春节的时候有夏天那种大棚里的蔬菜,摆在桌子上五颜六色。也就是说,当生活一切变得如此简约的时候我们还有遗憾吗,这种遗憾就是四季走过,在我们的心上已经变得模糊,我们已经感受不到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由于四季分明带来节序如流在我们心中还能激起什么样的反响,也就是说在自然生活中,在认知内心中,你越淡定越从容,越舍弃那样一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也许你就会有了更多的依据,这一切是为了让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可以有担当,能够胜任,能够做到最好。

亲们,让我们携起爱和奋斗的双手,展开理想的翅膀,扬起责任的风帆,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洒热血,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为我们的未来而努力吧!

(注:本文系摘自《01一线人生课程·第九课》2012年以前旧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