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风)永和吉州窑古今诗词辑录(2)
(2024-09-06 13:49:22)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在誉为中国制造的生活工艺品陶瓷中,有一丛旺盛的陶瓷窑火来自赣江中游西岸的永和吉州窑,又名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1200多年历史。熊熊的烟火照亮了至少600余年。由于这个窑场地处吉州的永和镇,所以又称为“永和窑”。
吉州窑窑址,分布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永和镇位于赣江中游西岸,西距吉安县城十一公里,北距吉安市市区五公里,与吉州区隔禾水河相望,南距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三公里。
为什么叫吉州窑?吉安地区原来叫庐陵郡,于东汉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设立。据《隋书》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朝在平定陈国之后,把庐陵郡改为吉州。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将吉州改回庐陵郡。据《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平定林士弘农民起义太平楚政权之后,将庐陵郡复改为吉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吉州再次改回庐陵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将庐陵郡再次复改为吉州,直到五代、北宋。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在吉州设立吉州军。元太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废吉州军、改吉州路。元成宗贞元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吉安路。明太祖朱元璋在壬寅年(公元1362年)改为吉安府(市)。按照窑口命名惯例,一般以窑口创烧时所在的州、府名称来命名。永和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这时期永和镇归属吉州管辖,因而命名为“吉州窑”。
永和古镇宋代1101年间,因瓷业的兴盛,带动了商业、手工业等各行种业的发展。一时商贾云集、樯桅林立、车辐辘辏,成为江南重要商埠和都会。吉安于是有了“金庐陵”“吉州福地”“江南半苏州”和“江南望郡”之美誉。宋时永和镇不仅是古“吉州四大名镇”,“江南三大重镇”,更是与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同等号称“天下三镇”。
据明代《东昌志》记载:“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城;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东昌府人才辈出通四海,吉州窑陶瓷名扬贯九州。”永和镇是宋代欧阳修、文天祥的祖居地,周必大、欧阳子道和新中国曾山、曾庆红和罗文坊将军的故里。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永和镇考中进士人数有37人,考取状元有肖时中,胡铨2人。南唐时,永和古镇境内村落欧桂里系欧阳修的祖籍地,因该村落有欧阳修的祖父欧阳偃、叔祖父欧阳仪、父亲欧阳晔接连考中进士,而把永和古镇所在的乡改名为“儒林乡”。南宋永和镇人舒翁、舒娇是著名的陶瓷家。
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饶州即现在的中国瓷都景德镇所在的江西上饶市。
吉州窑博技广大。它吸取了当时全国众多窑口如磁州窑、耀州窑,定窑等的特长,成为闻名遐迩的综合性大型民窑。
吉州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宋红绿釉印花纹盏,它集齐了南北各大窑口的精华于一身,此盏的盏内有一圈凸起的牡丹纹,采用的是北方定窑印花的装饰手法。还有一个非常罕见的地方,当您俯下身来看它的盏壁,便可以看到一层晶莹透亮像血滴状慢慢滴落的红釉,红中带绿,绿中带红,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窑变,窑工在制作这件盏时,施的是一层绿釉,后来经过窑变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红釉,一般施绿釉只能窑变出黄色,这件盏却意外地窑变成了红色,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非常罕见,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评价说这是一件孤品,世界上独一无二。
吉州窑瑰丽异彩。它扎根于丰厚的庐陵文化底蕴,熟练地运用民间技法,开创了各种精美的釉色、器型、装饰,被誉为一朵“异彩的山花”。
吉州窑独特奇葩。在博采众长的基促上,它推陈出新,创烧了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鹧鸪斑等精美产品,其釉下彩绘技术直接对景德镇窑创烧出青花、并继而成为世界瓷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吉州窑薪火传承。它的前世遗存至今保存,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保存最大规模,最完整的古代窑场遗址,而它的今生又迎来了崭新的复兴春天。吉安县倾力注重传承,挖强和弘扬吉州窑文化,倍加珍惜和保护文化遗址,并大力推进陶瓷产业的复兴和陶瓷旅游的发展。目前,吉州窑正在接受着科学的保护和管理,并朝着“将文化保护与创新经济模式有机结合,将文化体验与参观旅游有机结合,将艺术家创作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将文化艺术与时尚休闲有想结合,做到旧址保护活态化、体验化、创新化和产业化”的目标,重启其产业的繁华,重焕其熠熠的风采。
前世,吉州窑曾经创造灿烂的历史;今生,吉州窑必将重铸辉煌的未来。
为了更好地把“窑厂”变成景区,吉州窑景区在2021年启动了全面提升改造工程。同时,以瓷为媒,以文会友。以文促旅,文旅融合。景区通过文化挖掘、创新展示,提出了“千年窑址群一叶风雅集”的品牌发展定位,以“木叶文化”作为切入点,打响了“访千年古窑,寻一叶风流”的品牌口号,并创作了“窑小吉”和“窑小叶”全新IP形象,把历史古迹融入现代化的生活场景,焕发出“古迹新潮,一叶风流”品牌生活方式。
如今的吉州窑和丹砂渡码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周边的环境焕然一新。丹砂渡也于2022年5月修建完成,同时,河堤下永和绿野坊芳草地搭起了露营帐蓬,附近的对外民宿按智能化设计进行了改造。2022年10月吉安开辟了赣服通永和丹砂渡——白鹭洲——吉水桃花岛——峡江水电站观光轮渡。修复后的丹砂渡码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乘船游览赣江风光。以前那边的人员很少,现在很多旅游爱好者和周边的群众都会去那里游玩,成了永和的网红打卡地。
据《东昌志》记载,“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永和镇唐开匡仙祠,宋建丞相府。永和镇自唐代,“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置“柴草市”,北宋真宗景德(1004年)成为镇市,制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宋景德年间,随着吉州窑陶瓷而兴盛,“辟坊巷三街六市……附而居者至数千家”。至宋元丰年间,永和“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六街市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舞,读书台士大夫谈今古。”“名公钜卿,来游其间,必有歌咏,以记其胜。”这里说的名公钜卿,指的就是苏东坡、黄庭坚、曾安止、周必大、杨万里、胡铨、文天祥、刘辰翁、罗洪先等贤能名士这些人,或于此访友、或于此览胜、或于此讲学、或于此小住,或隐居故里,与永和有深厚渊源,留下不少诗文和遗迹。
今应原吉安县书法美术协会钱升飘会长之约,辑录永和吉州窑古今诗词供书写之用而为之。
千年吉州窑怀古
罗余作
卧赣河滨吉郡坊,青山绿水稻花香。
东昌窑火江南号,唐宋薪瓷海阔扬。
廿四遗包滔激浪,六三街市覆沧桑。
永和昭址拦熙攘,重溯陶园演华章。
舒家父女与吉州窑
罗余作
龙器东昌号,灵瓷著华章。
白泥幽脉气,膏土凝花香。
巧匠能工捏,心扉慧眼量。
舒家翁女靠,木盏铸辉煌。
画舫荡舟
罗余作
小桥流水逐烟波,画舫轻舟驶柳沱。
一曲竹箫环脉过,数方春燕搅湖俄。
楼台千古东坡促,仙景于今翠岸驮。
坐观垂鱼迷什锦,晓平纤草暮归荷。
苏子信游永和吉州窑
罗余作
永和天星分翼轸,东昌窑火宋光明。
绿芳清野都观念,苏子逐游诵道经。
客信庐陵文萃起,蓬来山谷热门听。
把茶问盏南屏事,奇幻汤花赠酒行。
黄庭坚客座永和
罗余作
豫章谷老黄庭坚,万步云程永和前。
曾著洪州诗一线,几书大法美名添。
若同苏子登清浅,喜落东昌度暮年。
窑兴都观经道点,宋朝盛世杏花连。
七绝·打卡吉州窑2022.313
罗余作
日照江边上眼痴,春光伴我觅新诗。
采风杨柳哪方引?瓷器花千俏一枝。
七律·打卡吉州窑2022.313
罗余作
华夏釉陶誉载天,吉祥木叶赋瓷延。
宋时工匠聘舒匾,今世泥师兆舜篇。
四海领骚南国第,五州风景永和宣。
桑田伊甸山河美,唱遍江湖笑傲镌。
七律·赞千年吉州窑
罗余作
赣水滔滔跃永和,东方本觉塔回波。
千年窑火江南韵,一代新瓷海北罗。
唐宋遗风今复诵,苏徐眷恋古相摩。
吉州昭址庐陵志,重溯陶园盛世歌。
七律·赞吉州窑瓷器之花
罗余作
婆娑瓷器叶开红,目盏天南适性通。
机遇先陪云木伴,恰逢舒展玉花衷。
一身正气泡陶种,满腹经纶变幻盅。
日月高头攀萃色,丹心叩首笑丛中。
七律·赞吉州窑陶艺
罗余作
华夏釉陶誉载天,吉祥木叶赋瓷延。
宋时工匠聘舒匾,今世泥师兆舜篇。
四海领骚南国第,五州风景永和宣。
桑田丰甸山河美,唱遍江湖笑傲镌。
采桑子·吉州窑
罗余作
东昌故地今时月,木叶天朝。
谁上云霄,把盏芬芳舒氏窑。
昔时宋代千金值,中华瑰陶。
四海相邀,舟辑交欢万里摇。
唐多令·秋到吉州窑
罗余作
桑梓乐方游。离人心上秋。吉州窑、木叶感温柔。遗址启烧新品出,几回合、喜勾眸。
【仙吕•醉扶归】赞永和吉州窑龙窑窑工
罗余作
十指如春笋,两袖捧金身。搓紧灵魂木叶纹,袭汝天生印。竟引蝴蝶赡闻,后把纹花认。
【中吕·山坡羊】赞永和吉州龙窑
罗余作
汉朝埠定,宋朝窑映,江南开物神州柄。卧祥灵,镇瑰英。吉州瓷器星罗聘,天地清风玄镜逞。龙,华夏秉,窑,天下挺。
【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赞永和吉州窑新时代
罗余作
天生器物温柔,时代庞儿厚友。蜂媒蝶使春风豆,故土桑榆暗柳。〔带〕初心使命牢缄口,荣辱推人暗点头。(遂兴起)旅游文化与春秋,(看过来)渊竟薮,(直惹人)往返揽风流。
【正宫·叨叨令】吉州窑博物馆
罗余作
吉州瓷器声名耀,庐陵望郡东昌肇。黑瓷天目风华茂,茶楼酒馆云泉兆。古品也么哥,今品也么哥,江南藏馆丰奇妙。
唐辟神州窑阜,宋演江南镇署。吉州瓷叶寰球慕,耀郡庐,东昌黑釉车。贴花玳瑁风流树,镶叶天资才智图。春风,吹拂工匠谋;屠苏,拉开乡梦浮。
〔中吕•山坡羊〕吉州窑韵
罗余作
神州窑阜,江南镇署。吉州瓷器寰球慕。耀吾庐,问津图,贴花玳瑁弦歌赋,洒釉虎皮瓷目书。窑,盛世谋;瓷,昨梦浮。
登窑凝注,临风舒伫,几朝遗址由来顾。变迁梳,往开图,桑林黑釉春风度,瓷器玄花秋月鼓,瓷,远韵途。窑,近画庐。
〔中吕•普天乐〕歌吉州窑瓷器
永和窑,吉州旺,江南特色,木叶灵光。瓷器彰,东昌亮。赣地耕陶中华响,品东方惊讶西方,古今仰藏。居家盎享,天下芬芳。
〔中吕•山坡里羊〕咏永和吉州窑木叶天目茶器
赣江瓷器,物华横溢,山光水色陶津意。酝神奇,捕天机,永和舒氏高才艺,木叶占中天目礼。茶,灵动你;陶,传万里。
〔中吕•朝天子〕咏吉州窑木叶天目盏神韵
远畴,近丘,木叶神州绣。御风偶演玉猷谋,天目灵光透。瓷器绸缪,仙桑盏求,借天地奏由。暗投,喜收,传统中华斗。
歌词·江南瓷韵吉州窑
罗余作
永和东昌开,吉州窑变来。本觉寺塔伴龙窑,廿四窑包日夜烧。绿野引来金凤凰,朝霞醒来瓷器旺。舒翁舒娇仙佛问,木叶天目神奇镌。
龙乡桑梓川,中华瓷器变。江南赣水泛金浪,千年窑火望郡骄。六街三市亮堂堂,云集商贾舟车忙。公卿游人笔墨奋,歌咏尧舜智慧泉。
赣渡丹沙台,永和光彩还。吉州瓷韵平水变,万古新瓷乐逍遥。唐宋元明赞辉煌,新城庐陵古镇匡。四忠一节光芒契,元亨利贞鹤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