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

(2007-09-16 22:53:18)
标签:

随笔/感悟

满川红叶离人泪

感动

读书

分类: 轨迹
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
    初看满川红叶离人泪,还是在高中。
    当时我就像一个在战场上拼杀的小兵,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蔑视一切好学生和试题,同时马不停蹄的从各方面训练自己,穿行于xyz和+-*/之间,疲惫、满足。我甚至没有什么时间和同学交流,问题和讲题是我们之间大部分的语言。我几乎没有课余时间,成天忙得像个机器。然而,我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大部头肯定是没有时间看的,读者、青年文摘、萌芽就成了我的首选。总有好多的语言,甚至微小到一个字,倏的一下就窜进心里,带给我突如其来的感动。我一直有摘抄的习惯,一是因为作文的需要,另一个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喜欢那沉甸甸的本子带给我的踏实的成就感。等过了很久以后,当某天想偷懒的时候,翻开本子,读着里面的句子或者文章,感受当时的感动,是最幸福不过的事了。为了摘抄完一本杂志,我常常不惜放弃一整个晚自习,等到回到家再疯狂的写作业,到两点、三点,第二天仍然按时起来精神抖擞地去早读。
    就是在这种成天晕头转向的日子里,我碰到了这篇文章。
    那天,我正在做题,就听到同桌不停地擤鼻涕,她向我极力推荐一本杂志合订本中的一篇故事:满川红叶离人泪。我对她的表现十分好奇,便拿来看。我想:至于吗,八成又是那种感动小女生的东西,对我肯定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因为我已经不是正常人了,我现在是个机器,非强力没效果,等我看完之后就可以嘲笑她了。
    故事开头很平淡,还涉及到了文革。我记得当时有几页我还懒得看直接翻过去了,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才耐着性子读下去。大松出场以后,故事才有了色彩,我慢慢看了进去,和他们一起快乐或烦恼。大松出了事以后,那个一直被娇宠着的、多愁善感的女孩子,突然变得那么坚强,固执的担起了家中的一切;大松去世后,秋秋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相当充分,那种真实和幻觉穿插的描写,让我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我边看边擦眼睛,眼泪就像漏了一样,止也止不住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这对我是从没有过的事情。故事看完,我已经哭得不行了。我边擦眼泪边边带着哭腔对旁边诧异的同学说:“你快看看吧……你一定要看看……”我等不及她看,想给她先讲一遍,从头回忆故事的点点滴滴,脑中又浮现出大松的眼睛和他颤抖的手,还有那句“秋秋,别怕,有大松呢!”,我的泪又不停地流下来,最后只好作罢,还是让她自己看吧。我的头脑很清醒,就是不能回忆故事中的画面,一想起来就会流眼泪。忍着一周没有想它,之后的一个晚上,我觉得应该没事了,躺在床上慢慢回忆起来,泪还是簌簌的流下来,我使劲咬着被子不让自己哭出声音,当时已经一点多了,要是嚎啕出来还不把人都吓着。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
    再没敢提到过这个故事,再没敢回忆起任何一个画面,故事中的痛,好像成了我心中的一道伤疤,我慢慢地等着它愈合。
    上了大学后,好多的情节我都已经想不起来了,也再没有那种泪水汹涌的时候了。但是,当我颠三倒四地给同学讲我还记得的情节时,我还是含着眼泪,激动不已,全然不顾大家的不解。我一直希望能真的拿到这篇文章给同学看看,以免我这烂表达毁了那么好的故事。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可是,我到网上搜了很多次也没有找到,去各个旧书摊问也不知该怎么说(我不记得是在什么杂志的合订本上看到的了,还不知道是哪年的)。我甚至有时都怀疑它是不是真如我记忆中的那样好,不然怎么会无人问津呢?
    今天很偶然地上网,不抱希望地搜了一下,没想到竟然搜到了。看着网友的留言,没想到竟有好多人像我一样喜欢它,一直在找它,于是赶紧粘到我的博客里,希望我的朋友们都能看到。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
    我记得在那种32开的合订本里,它是挺厚的一打纸,好像比我找到的这些多呀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看过的朋友帮我确定一下啊,不全的话告诉我一声。我是按我记忆中的顺序把网上的那些几段串起来的,应该对吧。不过现在看没有当时那么感动了,或许是电子版的没有纸质的有感觉吧。荡下来的文章有好多错别字,我改了一些,肯定也难免有些漏网之鱼,还有些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就没敢动,但应该不会影响阅读。大家就担待一下吧。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心愿了结——我与满川红叶离人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