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验五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2011-03-14 13:33:56)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力电子实验

实验五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学会使用示波器测量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各点电压波形;

一、 实验仪器设备:

1、 ZEC-410型实验台

2、 EM-11实验挂箱

3、 双踪示波器一台

4、 万用表一块、一字型螺丝刀一把(调节RP1用)

三、实验原理: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移相,脉冲放大等单元电路组成,其原理图如图4-1所示。

file:///e:/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504.png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TITLE="实验五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

4-1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同步信号由同步变压器T1副边提供,V1左边电路为同步移相环节,V1的基极叠加有同步正弦信号UT、偏移电压Ub、移相控制电压Uct。调节RPUct可以改变V1的翻转时刻,从而控制触发角的位置。脉冲形成和整形由V2V3为核心的分立元件构成,V2的集电极耦合到V3的基极,V3的集电极通过R8C4耦合到V2基极。

V1未导通时,R6V2提供足够的基极电流使其饱和导通,V3截止。电源电压通过R10T2原边、D6R8V2C4充电至15V左右,极性左负右正。

V1导通时,V1的集电极由高电位翻转为低电位,V2截止,V3导通,脉冲变压器T2副边输出脉冲。由于C4的存在,使得V3加速导通,提高输出脉冲的前沿陡度。同时V3导通经正反馈耦合,V2的基极保持低电位,V2维持截止状态,电容C4通过R8V3放电到零,再反向充电,当V2基极电位升高到0.7V后,V2从截止变为导通,V3从导通变为截止。V2的积极电位上升到0.7V所用的时间由C4的充放电时间常数决定,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将控制台左上角的交流数字电压表(如图3-2所示)切换到300V档,用专用连接线将

file:///e:/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876.png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TITLE="实验五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

4-2 数字交流电压表(左)及数字交流电流表(右)

数字交流电压表接到单、三相可调交流电源输出的“U”孔和“N”孔中,如图3-3所示

file:///e:/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0517.png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TITLE="实验五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

4-3 单、三相可调交流电源

调节“交流电源输出调节”旋钮,使电压表读数为200V

2、将连接交流电压表的两根连线改接到EM-11挂箱的“同步交流电压输入”端(T1原边同步交流电压信号已在内部接好),将正弦波触发电路中的“Uct”与EM-27挂箱上的“Uct”插孔相连,EM-27挂箱的“On”插孔与正弦波触发电路的“8”孔相连,并打开EM-11挂箱右下角的电源开关。

3、 调节“UP”是Uct=0(),调节RP,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7”点的波形使α=180°。

file:///e:/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784.png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TITLE="实验五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

4-4

4、 保持RP不变,调节EM-27挂箱上的“UP”,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及输出脉冲“7”点处的波形,注意Uct增加时脉冲的移动情况,记录下移相范围。

5、 调节RP(装在EM-11面板上),使触发角α=90º时,观察并记录3456各点及GK两端的波形。

注意事项

1、用导线将K与“8”点连接,使之共地;

2、选择一个三相电阻器,将其阻值调到100Ω,然后接到GK两端,再观察GK两端之间的波形,否则观察到的波形可能会不正确。

五、实验报告

1、整理4步骤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RP1在电路中的作用?

2Uct增加时,α如何变化?移相范围大约等于多少度?

3、用铅笔在坐标中画出实验步骤5中记录的各点波形,注意各点波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