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复习
(2014-12-21 17:41:41)
标签:
美食 |
分类: 六年级科学(过) |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复习
三节 周二(三) 2012.11.20(21)
一、教学内容 |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
课时安排 |
1 |
|
二、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及它们给我们的影响。 2.技能目标:会设计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实验方案。能够收集相关的资料。 3.情感目标:学生乐于在合作中进行学习探究合作。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和改善生活。
|
|||
三、重点难点 |
生活中的化学物理变化及相关的知识技能 |
|||
四、教学准备 |
复习检测题
|
|||
五、教 学 过 程 |
主体完善 |
|||
一)教学导入(5分钟) 同学们,物质的变化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那么不看书,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学生凭自己的记忆进行回答。 二)学生看书进行自由复习(5分钟) 学生对于自己不熟悉,忘记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三)单元小测试(20分钟) 学生进行单元小测试笔试 四)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 1.分发复习材料 本单元的复习提纲便于学生进行复习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2出示复习题进行复习(5分) 下面我们就你们的复习效果检查一下。 教师指名进行提问检查。
|
|
|||
板书设计 |
|
|||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像蜡烛融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
2、像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
3、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失”,水会变(
4、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
5、铁易于生锈的环境是(
6、铁制品不易生锈的环境是(
7、鲜牛奶呈(
8、向牛奶中倒入啤酒后,会冒出气泡,放出的气体主要来自(
9、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
10、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
11、物质的变化有的是(
12、金属在有(
13、将白糖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后看到白糖慢慢变黑。则白糖熔化属于(
14、水受热后能变成水蒸气,遇冷能变成冰。水在这些变化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但(
15、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爆炸发生的是(
16、将一根光亮无绣的铁钉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然后取出,会看到铁钉表面覆盖上了一层红色的物质。此实验过程中(
二:选择
1、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 铁锈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颜色是红褐色
C 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D 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2、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A
在空气中的一半
3、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
蜡烛熔化
4、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
白糖加热至焦黑
5、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A
形态变化
6、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
A
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上涂上一层油
C
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
7、水泥遇水后会变硬失效。水泥遇水实际上(
A
8、1843年,俄国从埃及抢去“国宝”---狮身人面像。很奇怪的是,狮身人面像被掠去后就开始“消瘦”,在石像周围的地方常常出现一层层的粉末,到了冬天更加严重。在石像“消瘦”的过程中(
A
产生了
9、下列是向牛奶中加入食醋后,牛奶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有气泡冒出
C出现粘稠状的物质,并发生沉淀。 D发生沉淀后,加水沉淀消失。
10、给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A
油漆
11、在自己家中制作酸奶的方法是(
A在纯牛奶中加入白醋,就成为酸奶
B将纯牛奶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就成为酸奶
C
将纯牛奶加热至45—50摄氏度,倒入酸奶,保持恒温7---10小时
D以上方法都可以
12、下面关于铁生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不常见现象
三:判断题
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
2、石块被破碎只是发生了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3、纸张燃烧后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所以纸张燃烧是可逆变化。
4、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又变成水,所以这个变化是可逆变化。
5、粉笔折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因此,这属于不可逆变化。
6、在铁制品的表面上抹上油或油漆,能够防止铁生锈。
7、刚切完青菜的菜刀用水洗净后存放能防止生锈。
8、洗脸盆上的搪瓷能对内部的铁起到保护的作用。
9、牛奶中有较为丰富的钙和磷,钙和磷都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成分。儿童常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10、牛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都是人体所需要的,因此,什么时候感到口渴,就喝牛奶,没必要再喝水。
11、钢铁生锈只是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12、用蜡烛加热白糖时,白糖既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又发生了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3将水泥放入水中搅拌后,发生了不可逆变化。
14将食盐放入水中后,食盐慢慢消失了,是因为食盐变成了其他的物质。
15、只要物质发生颜色变化,就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16过年时放得鞭炮或礼花都发生了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7、刚刚买来的新自行车,要经常用湿抹布擦,这样才能防止生锈。
18、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19、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0、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钉放上几年也不会生锈。
21、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22、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3、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但不会发生变化。
24、有些变化发生的很快,而有些变化则比较缓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25、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不会消失,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四:连线题
将物质发生的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五: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玻璃杯、筷子、食盐、水泥、水
实验过程:第一步,将少量的食盐放入玻璃杯中,再向玻璃杯中倒入少量的水,用筷子搅拌;
第二步,将食盐改为水泥重复上述实验。
(1)
(2)
答:
六、简答题
1.分别举例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物质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的变化和尝试新物质的变化。
答:
2.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学过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判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答:
3.白糖加热后,会慢慢融化变成液体,继续加热就会烧焦变成黑色的焦炭状。在这个过程中,白糖分别发生了那些变化?请分析说明。
答:
4.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6为什么浸没在水中的铁制品也能生锈?
7、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你知道这三种形态的名称吗?这三种不同状态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8、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这两种变化带给我们的是利还是弊?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1、小明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他想用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保护自行车使它不生锈,那么她应
该怎么做呢?
9、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你知道这三种形态的名称吗?这三种不同状态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0、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这两种变化带给我们的是利还是弊?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