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盐和水泥

(2012-11-07 08:43:10)
分类: 六年级科学(过)

食盐和水泥

五六节 周四 2012.11.08

一、教学内容

6. 食盐和水泥

课时安排

1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难点: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

2、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 

 

五、教 学 过 

主体完善

(一)探究引入:

教师出示食盐和水泥:同学们,食盐和水泥是我们常见的两种东西。大家都知道食盐是颗粒状的,水泥是粉末状的,那么食盐和水泥除了这些特性外,还有没有其他特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这两种物质。 

(二)探究活动:

本课只有一个活动: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一)先观察食盐的变化。

1、让学生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食盐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后,汇报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探究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探究中出现的现象。)

2、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观察食盐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学生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小组观察讨论,汇报结果。(坩锅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二)观察水泥的变化。

1、让学生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会发生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教师:同学们,食盐加水搅拌可以变成食盐水,食盐水加热又可以析出食盐。那么,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

3、分组讨论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张实验记录表(如下表)。表格下方的空间尽可能留大一些,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探究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学生的整理和交流。

实   验   记   录   

 物体名称

实验方法

现象

食盐

 

 

 

 

 

 

水泥

 

 

 

 

 

 

……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变化?

二、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

1、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出示教科书提供的三组物质变化示意图。先观察第一幅图:按箭头方向观察水有哪些变化?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水——水蒸气——雨或冰——水)

2、观察第二幅图:按箭头方向观察玻璃有哪些变化?

汇报结果:(碎玻璃——玻璃融化炉——玻璃制品)(图片与图片之间分别用箭头相连,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水和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可以恢复原状。)

3、观察第三幅图:

本组图片包括五种物质的变化。分别让学生观察从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提出问题:这些物质的变化与前两幅图片的变化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三、归纳。

1、讨论前面所有物质的变化,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几大类?怎样分?(可以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结论:像食盐、水和玻璃等物质发生变化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复原状的,这种变化叫可逆变化:像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发生变化后就不能恢复原状了,这种变化叫不可逆变化。

3、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例子。

(三)自由活动:

根据课本提供的步骤,自制胶水。在自制胶水的过程中,分别观察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物质的变化,以加深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活动:

补充材料: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对于一些可逆的物质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实现它的再生?大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调查,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调查成果。

 

 

 

 

 

 

板书设计

                      

食盐与水泥

可逆变化

不可逆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