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复习
(2012-10-08 09:02:56)分类: 五年级科学(过) |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复习
五六节
一、教学内容 |
5 |
课时安排 |
1 |
||
二、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
||||
三、重点难点 |
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在变化的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
||||
四、教学准备 |
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相关资料; |
||||
五、教 |
主体完善 |
||||
一)教学导入(5分钟) 同学们,地球和地表的变化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那么不看书,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学生凭自己的记忆进行回答。 二)学生看书进行自由复习(5分钟) 学生对于自己不熟悉,忘记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三)单元小测试(20分钟) 学生进行单元小测试笔试 四)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 1.分发复习材料 本单元的复习提纲便于学生进行复习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2.检查复习情况(5分) 下面我们就你们的复习效果检查一下。 教师指名进行提问检查。 |
|
||||
板书 设计 |
|
五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1题分共12分)
1、地幔的下面是(
A.地壳
2、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
3、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
A.进入室内 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
4、下列哪项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的影响?(
A.地震
5、火山喷发是,岩浆是
A.靠自己的力量
6、地球内部的温度(
A.很低
7、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
A.岩石
8、地核的半径约为
A.3800
9、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弯曲
10、渗入岩缝的水结成冰时体积会
A.胀大 B.缩小 C.不变
11、
A.流水冲击B.温度变化C.生物破坏D.碰撞磨圆
12、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有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
2、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3、构成地壳的岩层厚薄是均匀的,所以它们受到的压力也是均匀的。(
4、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
5、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
6、水、二氧化碳、氧气、生物有机体和酸雨也能风化岩石。( )
7、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8、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9、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10、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11、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12、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
13、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
14、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
15、“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
16、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
17、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
18、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
19、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
20、风化不能将巨大的山脉剥蚀成细小的沙粒。(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地球内部有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
3.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4.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
5.地壳中岩层,既受到自上而下的压力,又受到来自侧面的推挤压力,使岩石有的地方
6.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
7.高山上的岩石,由于昼夜、夏冬冷暖反复变化,会产生 。
8.河道里、河滩上的石块大小的分布特点是:上游 、中游 、下游 。石头的形状特点是:上游 、中游和下游 。
9.地球上矿产资源 ,又不可 ,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 、 、 等。
1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 或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 及 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12.矿产的开采方法是不同的。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较浅的煤,可以 开采;埋藏得较深的煤,需要 开采。
13.通常人们把 叫做矿产。
14.流水有力量,滚落河中的石块会被流水冲到很远的地方,这叫做流水的 作用。
15.石块在被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受流水冲击,彼此相互 ,这叫做磨圆作用。
四、简答题(20分)
1、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2、地震形成的原因?(5分)
3、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地震是不是不可预防呢?地震前有什么前兆呢?
4、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五、设计一个鹅卵石的制作实验:(8分)
实验材料:
试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