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植物的生活练习题
(2010-01-11 08:15:54)
标签:
科学探究蒸腾作用变态茎叶片叶绿体教育 |
分类: 四年级科学(过) |
三、植物的生活练习
一、填空
1.我来填一填。
(1)一棵完整的植物包括
(2)一朵完整的花包括
(3)
(4)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
(5)根在吸收
(6)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
(7)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汽,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
(8)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
(9)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10)
(11)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
(12)茎有运输
(13)
2.植物好多部位可以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请按照表格指向列举相关植物。
植物可食用的部位 |
列举可食用的植物 |
根 |
|
茎 |
|
叶 |
|
花 |
|
种子 |
|
果实 |
|
二、当好小法官。
(1)根就是植物埋在地下的部分,因此,马铃薯就是根。(
(2)我们平常吃的藕,就是长在地下的根。(
(3)植物的根只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4)变态根上不长毛。(
(5)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6)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是从土壤中来的。(
(7)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内部构造,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绿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就是叶绿体。(
(8)植物的茎都是圆柱形的。(
(9)茎对植物只起到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0)有些植物的茎会生长在土壤里面。(
三、认真选一选。
(1)
A.萝卜
(2)
A.洋葱
(3)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A.光合作用
(4)植物的蒸腾作用能
A.提高空气的湿度
(5)下列属于变态茎的是
A.藕
(6)
A.玉米
(7)我们常吃的马铃薯,是植物的
A.根
四、科学探究:
1.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我的实验材料:
我的实验步骤:
我的发现:
2.科学探究:观察根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准备】两粒种子、两个花盆、水、尺子。
【实验步骤】
(1)将两粒饱满的种子分别种入两个花盆里。
(2)几天后,种子长成幼苗,将其中一盆幼苗连根取出。
(3)把根用水冲洗干净、量一量根的长度、数一数有多少个侧根?
(4)去掉大部分侧根,再种入花盆里。
(5)观察这盆植物幼苗与另一盆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
3.有人浇花,每天浇一点水,土壤只有表层是湿润的,而下层却一直得不到水。也有人浇花是在土壤比较干燥时浇足水。哪种方法对根系的发育有利?
4.科学探究:探究植物体能否散发水分。
将一株植物的根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内,将试管口密封。用干燥的塑料袋罩住植物的枝叶部分,使其密闭,然后放在阳光下。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塑料袋内壁上有没有小水珠?试管内的水有没有变化?
5.科学探究:探究叶的光合作用。
【实验材料】盆载的天竺葵(或蚕豆)、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酒、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试管夹、火柴、水。
【实验步骤】
(1)把天竺葵(或蚕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的淀粉耗尽。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个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瓶里,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观察叶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酒。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酒。观察叶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
我的发现:
五、问答
1.为什么一般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幼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阳?
2.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3.绿化可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说,绿化对改善自然环境有什么意义?
4.把幼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是从哪里来的?
5.用铁丝捆紧小树,会在铁丝周围形成瘤状物,如果长时间捆紧,小树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6.画一画:画出茎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