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海鲜菜长盛不衰

(2008-02-13 13:10:43)
标签:

宁波菜

海鲜

浙菜

人文

饮食

美食

分类: 〓人文美食〓
 

  浙江菜的“舞台”上由三大主角唱戏,它们是杭州菜、宁波菜和绍兴菜。虽然挂头牌的是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的杭州菜,但宁波菜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它以“鲜咸合一”和蒸、烤、炖烹制海鲜见长,讲究滑润鲜嫩,注重保持原汁原味。

  宁波面临东海,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如带鱼、黄鱼、鲨鱼、墨鱼、鳓鱼、海鳗、梅蛤、蛏子、海虾、海蛰、青蟹、梭子蟹、海参、牡蛎、虾潺、淡菜、蚶子和望潮(小章鱼)等。“近水楼台先得月”,甬菜常以海鲜为原料也就顺理成章了。晚清的《清稗类钞》说过:“宁波人嗜腥味,皆海鲜。”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列海鲜共9种,其中宁波有4种,即淡菜、蛎黄、海蜒及江瑶柱。明清时“淡菜煨肉”、“海蜒蒸蛋”、“牡蛎肉羹”、“江瑶羹”、“风鳗鲞”、“醉蚶”等均为当时名菜。这些菜名都承袭下来,不但在宁波,也在上海——上海有为数众多的宁波人,他们很容易获得上述诸菜的原料。例如南货店常备淡菜干,便是满足那些祖籍宁波的顾客的需要,让他们去制作“淡菜煨肉”。受宁波人影响,上海人中也有不少喜爱宁波海鲜菜的。“老宁波”每到春节前都要热衷于制作鳗鲞,这必定要影响上海人——如此鲜香的佐酒菜岂能视而不见,于是也去买一条大海鳗来制作,请“老宁波”多指点。“老宁波”要做“清蒸带鱼”往往不刮鱼鳞或少刮鱼鳞,上海人嫌腥,非得刮得干干净净才去蒸。

  上海宁波饭店在1938年12月即开业于九江路,该店的海鲜菜品种之多,制作之精,口味之好,可与苏、杭菜媲美。它的招牌菜为“苔菜拖黄鱼”、“剥皮大烤”、“红烧冰糖甲鱼”与“黄鱼羹”,此外,“雪菜大汤黄鱼”、“菜心岙鲨鱼”、“宁波摇蚶”、“清蒸鲍鳗”、“新风鳗鲞”、“咸菜卤蒸蛏”等也很有名。

  “雪菜大汤黄鱼”与“雪菜塘鲤鱼”有异曲同工之妙,雪菜之鲜与黄鱼之鲜是荤素合一之鲜,汁味交融,咸菜有鱼鲜,鱼含菜之香,汤汁稠浓,所以最受青睐。笔者是宁波人,从小不爱吃咸菜,但也有例外,那便是咸菜经黄鱼的“熏陶”竟变得如此鲜美可口,便一反常态地大啖起来。

  “菜蕻节鲨鱼”是宁波地方风味十足的时令佳肴,它选用净鲨鱼肉配以菜蕻节(油菜抽出嫩茎之俗语),再加笋片烩制而成。成菜后色泽绿白相映,鱼鲜菜嫩,食时蘸醋则风味更好。上海菜场供应的多为小鲨鱼,“老宁波”见了,就会买来切成块,与笋片同烹(不在油菜上市季节,只能不用菜蕻节)。此菜的调料用醋,这就使它颇具特色,也只有“老宁波”才喜欢,其他籍贯的人总觉得味道怪怪的。

  “新风鳗鲞”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佐酒菜,市场上有现成的鳗鲞可买,但不少人家仍愿意自制,其中的诀窍有二,一是白酒的使用,二是风干时的朝向。(应把剖面对着北方,背面向南)。食用时可切块和葱结、姜片、绍酒蒸一下,再撕碎装盘。此菜充分体现甬菜的“鲜咸合一”。鳗鲞也可与肉同烹,叫“鳗鲞烤肉”,鳗鲞的鲜味与猪肉的鲜味交融后有“味胜鸡肉”的很高评价。

  “咸菜卤蒸蛏”是一款很特别的地方特色菜,那蛏子是被捆起竖放的,放入熬过后冷却的咸菜卤和调料,蒸熟,去绳,原汁卤过滤浇在蛏子上,放上葱段即成。宁波的咸菜质量不错,在海鲜烹制上成功的运用,充分发挥它咸鲜清口的风味。

  “宁波摇蚶”是用宁波特产蚶子辅以葱姜末等烫制而成。蚶子应略烫至蚶客欲开时迅速捞出,否则肉色发紫过老,并失去鲜味。蚶子放在盘中,撒以姜末、葱末、胡椒粉,淋入绍酒、麻油及酱油,其肉脆嫩滑爽,清鲜味美。

  甬菜中“溜黄青蟹”很有名。所谓“溜黄”,是以鸡蛋糊溜炒,蟹是切成块的。20世纪40年代上海女作家苏青写过《宁波人的吃》,文中谈到,如是会喝酒者,不妨去镇海买青蟹来下酒。它与上海所售的大闸蟹相比,其肉更软更松脆,但蘸着的酱油也很要紧,定海的洛泗油色不太浓而味带鲜。青蟹学名锯缘青蟹,亦称肉蟹,上海海鲜酒家写作“膏蟹”,无非突出它脂膏较多。

  宁波菜必须创新,这才有生命力,其中主要之点是强调其特色,即在“鲜咸合一”的基调上调制出多种味型的菜肴,以适应人们的各种需求。(作者:著名作家 白忠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