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老城(50)

标签:
晋中 |
分类: 山西游记 |
元宵节前的正月初十,榆次老城里张灯结彩,呈现出一片喜庆的节日气氛。来的人不少,大多是带着老人和小孩,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街道两边的明清风格建筑,感受一下古代人们生活的环境。据百度网页介绍,榆次老城的建筑以清代民国时期居多,而最早的是修筑于明代的文庙棂星门,这些建筑历经岁月的沧桑,向世人展示了历史积淀的厚重。原来的榆次老城是在汉城池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这座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两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的老城一直较完整地保留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在新兴城市化建设中逐渐消失。于二十一世纪初新修复的榆次老城,西至西门瓮城,东至俞家街,南至清虚阁,北至小井巷,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建筑宏伟、功能齐全,以市楼为中心,南北大街店铺林立是经济区域,城隍庙和县衙、凤鸣书院等建筑依东西大街而立是政治文化区域,基本体现出了原有古城历史文化和城市意向,也初步构成了古城的完整城市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