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曲阜
(2010-10-21 23:43:11)
标签:
山东济宁 |
分类: 东南游记 |
二零零五年国庆期间,随几位同事驱车到南京处理公务,办完事返回山西途中,顺路瞻访了闻名世界的东方圣城曲阜。
与苏北的悠闲从容淡定自若比起来,鲁西南人招揽生意的风格是积极主动又直爽豪放。车子刚在停车场放好,就有三五成群的当地人急急忙忙奔跑过来,围绕着我们热情介绍旅馆饭店以及导游服务,态度殷切且语速急快。由于我们有的同事来过好几次,对此地风俗人情早已了然,就执意劝止了他们浓郁的山东方言,径直朝着孔庙走去。
孔庙前是一条出售旅游纪念品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里面或摆放或悬挂着琳琅满目的和孔子有关的书籍光盘摆件挂件以及和孔子无关的各式各样玩意儿。兜售者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天南地北的游客熙熙攘攘,我们快步穿过潮涌般人流,来到镌有“万仞宫墙”的古城门口。
进入古城门和棂星门,迎来一座刻有“金声玉振”的明代石坊,平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四根八角大石柱顶上,各蹲着一只身披鳞甲头长独角叫做“朝天吼”的石雕怪兽。过了石坊就是孔庙的正院,南北长一千多米,占地三百二十七亩,前后九进院落,四周围以红墙,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进圣时门后为碧水桥,桥前有汉石人亭,内竖两尊石人,是汉代遗物,有两千余年历史。依次通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就到了专门收藏历代帝王御赐书籍墨迹的奎文阁,这是一座木质结构楼阁,原名藏书楼,建于北宋天禧二年(1018),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重修后改名奎文阁,三层飞檐,四层斗拱,结构造型严密庄严,经历七百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奎文阁后为十三碑亭,其中两块唐碑最为古老,而最大一座是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所立,重三十五吨。十三碑亭中有几个碑亭上的两层飞檐和其后大成门飞檐相夹,而有的檐角与檐角相咬,构成了建筑结构中“钩心斗角”的奇特形式,也成为成语“勾心斗角”的出处。
走过大成门,就到了处于孔庙中央的大成殿,这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东西长五十四米,南北深三十四米,殿高三十一点八九米,殿基占地一千八百三十六平米,整个大殿气势磅礴金碧辉煌,四周擎着二十八根五点七米的顶檐石柱,正面并立的十根上雕有两条巨龙戏宝珠图案,殿内挂有一幅临摹唐代吴道子笔意的孔子画像,两侧陈列着古代乐器和明清祭器。大成殿前的甬道中央为杏坛,是根据《庄子.渔父篇》中关于孔子教授弟子读书的记载所建立。甬道两侧廊庑陈列着历代碑刻和画像石刻,内容丰富,弥足珍贵。大成殿后为寝殿及圣迹殿,寝殿供奉孔子妻子亓官氏,圣迹殿存放以孔子经历故事为题材的一百二十幅“圣迹图”石刻。
出大成门向东穿过十三碑亭间的过道,就到了孔府大门前,大门上匾书“圣府”二字为明代严嵩所写。门两边有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立寓“文章通天”。孔府又称衍圣公府,占地二百多亩,包括厅堂楼轩等四百六十三间房屋,分为前衙后宅两个部分共九进院落,是古代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在大门和二门间的第一进院落两厢,东为“四路常催”专管催征粮草和站堂抓人,西为“贲奏厅”专司京差打顶马。第二进院落两厢是仿朝廷六部设立的六厅,专为孔府掌管各项事务。在二进院落中的一个独立院中、小巧玲珑的屏门,前后缀有八个倒悬木雕贴金花蕾,称“垂花门”,是古代建筑奇葩。其后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分别用于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会见四品以上官吏和考试礼乐童生、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刑讯奴仆。三堂后为内宅,包括前上房、前后堂楼、后五间和前后东西楼等建筑,其中前上房是接待至亲近族和婚丧筵宴场所,其它楼房是孔府主人们的住房和书房。在内宅的后面是孔府花园,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1503),园中有一古老柏树,一株五干,内包一株家槐,称“五柏抱槐”。
孔林在曲阜城北门外,是孔子及其历代子孙的家族墓地,四周筑墙环绕,占地三千余亩。过大林门、二林门是“圣水”洙水河,源自城东五泉庄,向西流入沂河。孔子墓位于孔林墓地正中,墓北甬道有宋代巨型石雕四对,甬道正面享殿是祭孔时设香坛的地方,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墓,三墓呈“携子抱孙”格局。孔子墓西有纪念弟子守墓六年的“子贡庐墓处”。孔林东北隅有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墓葬。孔林内种植有柏、桧、柞、榆、槐、楷、朴、枫等各类树木两万多株,浩如林海,盘根错节,四季苍翠。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有关道德伦理和教育的思想,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期都占据着意识形态统治地位,并且至今还对社会生活发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树参天,叶落回根。曲阜就是孔老夫子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地。